第18章(2 / 2)

“袁公子别这般客气。”她勾唇一笑。“天色不早,我送公子回去罢。”

“墨大夫,你衣服…”他小声地道,脸上浮现出一丝羞涩,将手中衣物递给她。

墨堇看了他一眼,故意在他手上摸了一把,才把衣服接过来。

袁三郎自然被她的举动惊得心如鹿撞,飞快缩回了手,而她也毫不避讳在他面前穿起衣服,仿佛二人躲在山洞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害他羞得耳根发烫。

“糟了,天色已晚,我得赶紧回家,母亲会担心。”他心慌意乱地背起装满柴的竹篓,不等她一块走,自己飞奔下山。

等他回到袁宅,袁母果然在门口守候,一见他便担忧地问道:“三郎,你到底去哪儿了?怎么天黑才回来?”

“母亲,我…我…去…”袁三郎紧张得头脑一片空白。

袁母眉头紧皱,知子莫如母,一眼就看出来肯定有内情,三郎每次想撒谎都会紧张得口吃。

第16章

“三郎,你给我老实交代,不要骗阿母!”她一脸阴霾,目光如刀般锐利,仿佛能穿透袁三郎的心思。

袁三郎站在那里,面对着母亲的质问,感到一阵心虚。

母亲的眼神让他无法回避,如果再继续隐瞒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袁三郎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把整件事和盘托出。然而,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唯独有关墨堇的事情,他故意只字不提。

要是给母亲得知他与墨大夫在山洞里的事,一定会大发雷霆。

“三郎,母叮嘱过你,不要再去玩那些毒物,你为何就是不听话?”袁母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严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和失望。

自从她发现三郎喜欢玩毒物时,这些年多次告诫过他,可偏偏就把她的话当耳旁风。

“母亲,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敢碰。”袁三郎听到母亲的责备,立即低头认错。“从今往后,我将远离那些毒物,不再让你担心。”

“每回都是这样,认错倒是快,若是你有什么三长两短,阿母入了黄泉,如何有脸见你爹?”袁母气得捶胸口。

他眼眶灼热,当即跪下来:“母亲消消气,别气坏身子,三郎心疼。” “罢了,起来吧,阿母实在管教不了你,等你以后嫁人,自有你妻主调教你。”袁母无奈道。

袁三郎心头一颤,便已猜到了母亲接下来的话。

“阿母正好有一喜事想跟你说,杨员外家大小姐相中你了,今日派了媒婆登门说亲。”

“杨家在古江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家境殷实,门风严谨,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况且杨家大小姐人才出众,在京州谋了九品小官,是个极好的人选。”

“三郎,你觉得如何?”

若这事成了,三郎嫁过去便是官家夫,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平安喜乐一生。

“我不要嫁,我要留下来陪伴母亲一辈子。”他僵了一下,飞快拒绝。

“三郎,陪伴你一生的人只能是你妻主。”袁母叹息,眼泪凝聚。“阿母想去陪你父亲,他一个人在下面怪清冷的。”

“母亲!”她的话让他震撼无比。

“你也知阿母身体病弱,恐怕时日无多,最后的心愿就是想看着三郎你出嫁。”袁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轻拭着泪花,眼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三郎,你可否帮母了却这桩心愿?”

她的话如同一根针,刺痛了三郎的心。他看着眼前这位养育自己长大的母亲,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

“母亲,你别说这种话,我嫁还不成吗?”他哽咽道,母亲的心愿对他来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他愿意为了她,放弃自己的一切。

“那就好。”袁母破涕而笑。“阿母便为你应下这门亲事。”

袁三郎红了眼眶,勉强扯出一抹笑说:“一切听凭母亲做主。”

*

墨堇拿着下属青明呈上来的画像陷入深思,画中人的相貌与袁夫人一模一样,可此画像乃出自梁国皇陵,所记载的也是已逝皇族之人,先帝的胞妹,宣王朝元。

听闻此人曾被姽杀楼下了追杀令,用重金悬赏该人头,在二十年前就已被姽杀楼第一鬼手诛杀绝命,后被葬入皇陵。

“主子,经过我仔细的调查和询问,梁国境内似乎并没有一个名叫朝迎的人。”青明恭敬地拱手禀告。

“朝迎,朝元。”墨堇轻轻念着这两个名字,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问题。

“男子出嫁后,通常会冠以妻家的姓氏,这是传统习俗。”她缓缓地解释着,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青明阐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