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2 / 2)

几日功夫过去,镇北侯总算空闲下来,派人送来帖子给新任知府。

得知郑颢要前去镇北军赴宴,顾霖问道:“要不要我备些酒水给你带去?”

商场上参加宴会,顾霖打摸滚爬几年后入乡随俗,他不在意别人参加自己的宴会时有没有带礼物,但在参加别人举行的宴会,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随意的,都会带份礼物前去,前者会郑重许多,后者便带些酒水茶叶,随意且不显得生分,喝着喝着,一桩生意便谈下来了。

镇北侯是武人,应当不喜茶水,备下一坛美酒让青年带去再合适不过。

“此次宴席,镇北侯设在营地之内。”郑颢道:“不似镇红军,镇北侯治军严谨,镇北军军纪森然,无论将领士卒,若敢饮酒皆重罚。”

顾霖有些意外,他以为大乾的军队都和镇红军一样。

略作沉思,顾霖提议:“咱们从家里带来不少金疮药和药油,他们在前线打仗,经常受伤,我们送些药物过去,既显得用心也实用。”

郑颢凝眉片刻道:“可以。”

顾霖转头吩咐大燕准备药物,他们从京城带来的金疮药药油,不是民间医馆常卖的那种,而是郑颢在出发前,想到幽州府苦寒多战,特意找宫中太医配置的,效果十分好。

这些药物送给镇北侯后,顾霖并不担心他们如果受伤了怎么办,因为离京前,郑颢便以家中长辈体弱多病为由,请求建安帝派遣太医随行,自从打算将郑颢留给太子日后登基用,建安帝待他越发的看重,一个太医而已,想也不想应允了。

翌日。

动作轻缓地从床榻起来,穿好衣物后,青年官员没有立马离开,他转过身去,看向床榻上闭眼沉睡的年轻哥儿,上前几步,俯下身去,伸手提起被褥给对方盖好才离开屋子。

幽州府知府兼镇北军监军前来赴宴,身为三军主帅,镇北侯很给青年官员面子,亲自走出营帐迎接他。

“侯爷。”

郑颢走下马车来到镇北侯面前抬手作揖。

镇北侯摆手笑道:“郑大人不必多礼,早在一月前,本侯就听闻郑大人大退红衣军的事迹,原还想着何时才能见上郑大人一面,不想如今你我二人竟成为同僚。”

郑颢:“颢日后多要仰仗侯爷了。”

镇北侯笑笑,大气道:“你我皆为陛下效命,自当守望相助,何来仰仗彼此之说。”

客套话说完,镇北侯领着青年知府进帐:“走咱们进去说,宴席都摆好了。”

进入营帐,镇北侯坐在宴席上首席位,在镇北侯招呼下,郑颢坐在对方下面的席位,帐内只有两人,郑颢没有问其他将领何在。

镇北侯主动解释:“其他将领都在训练新兵,本侯替他们向郑大人赔罪。”

郑颢道:“公事为先,颢知晓轻重。”

镇北侯招呼道:“军中饭食粗糙,郑大人莫要见怪。” 郑颢抬眼望去,桌面上的饭菜并不粗糙,甚至有两道鸡鸭荤菜,除此之外便是萝卜菜干之类的素菜了。

郑颢持起筷子道:“侯爷与各位将军在外舍生忘死,皆吃此食,颢有何颜面见怪。”

就算镇北侯活了五十多年,素来不喜巧言令色之辈,但面对气质卓越,毫无小人行径的青年监军的真心之言,也难以不被触动。

镇北侯按耐下来,佯装羞愧:“郑大人言重了。陛下信任本侯,本侯却愧对陛下重用,令北蛮屡屡进犯大乾领土。”

席面上没有酒水,郑颢饮了一口茶水后将茶杯放下。

他朝镇北侯正色道:“侯爷莫要听信他人言论,胡思乱想,离京前,陛下还嘱咐下官一定要与侯爷好好配合,不令侯爷难做,侯爷为大乾效力一生,劳苦功高,陛下都看在眼里。”

若真是如此,建安帝就不会派名声大噪的青年监军前来监视他了,镇北侯作出一副感动至极的模样。

酒足饭饱后,镇北侯主动道:“郑大人身兼两职,必定有许多事务要忙碌,若有用到本侯的地方,尽管直说不必客气。”

郑颢饮下半杯茶水:“下官确有一事需要侯爷相助。”

没有想到对方真的这般直爽没有同他见外。

镇北侯作出一副好奇姿态问道:“何事?”

郑颢道:“下官想要同侯爷借五百士兵主持春耕借贷粮种一事。”

“到任不久,下官发现幽州府府衙,今年包括往年,有关借给民间百姓粮种的账目并不清晰。其中,许多百姓借去粮种后没有还款,粮仓粮种有限,春耕转眼即逝,下官不能徐徐图之,只能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