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 第178节(1 / 2)

就像那些皇子们,支持他们登基的家族势力之中,若是最后成功了,获利最大的当然就是皇子妃背后的家族,以及皇孙生母背后的家族。

昭华公主肚子里的孩子父不详,就意味着他们效忠的主公不仅有了继承人,这个继承人背后还没有跟他们抢胜利果实的父族。

其他皇子们以为昭华公主未婚先孕以及孩子父不详,是昭华公主的把柄,殊不知这正是昭华公主的优势。

就连皇帝也在等着昭华公主生下属于她的继承人。

昭华公主和她的母亲皇后娘娘都深知女子生产就等于是走一趟鬼门关,对于她怀孕以及生产把控得非常严实,唯恐有人在她怀孕生产时动手脚,谋害她一尸两命。

事实上皇后和昭华公主防备得也的确没错,那几个皇子们的生母们,都将主意打到了这上面。

论政斗或许她们没那么敏锐的政治智慧,但论宫斗宅斗,她们在曾经潜邸中可是经验丰富,能平安生下儿子并养大的,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呢?

她们为了给自己儿子解决昭华公主这个障碍,都默契的对怀孕的昭华公主下手。

皇后和昭华公主那叫一个严防死守,其实昭华公主最好的怀孕生产时机,是在皇帝登基之前,那个时候昭华公主还未走上台面,几个皇子们都没拿她当竞争对手,她那个时候怀孕生子是没人会对她下手的。

可现在她怀孕生子,想要她一尸两命的人就多了去了。

但怀孕这种事并不是想怀就能怀的,昭华公主自己也没想到时机赶得这么不巧,只能和皇后一起尽可能的做好防护措施了。

昭华公主如今能跟几个皇子斗得风生水起还略占上风,手上势力自然非同小可,再加上有作为后宫之主的皇后亲娘帮忙,昭华公主将自己的公主府经营得那叫一个水泼不进,宛如铁桶。

但凡是能近身的下人,昭华公主都派人将这些下人的家人全都拿捏到自己手上,这些下人再怎么样也不敢冒着全族消消乐的风险去接受别人的收买。

像是关系到她生产的太医和稳婆,更是如此,全族都被昭华公主派人盯着呢,但凡有其他不明势力的人接近,那就要严加审查,务必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风险。

在这种严防死守之下,后宫嫔妃和皇子们也只能暗戳戳的扎小人,祈祷昭华公主难产了。

至于说祈祷昭华公主生个女儿什么的……就连昭华公主自己都是个女儿身,都能参与夺嫡之争了,那么她生下的继承人是男孩还是女孩,就不重要了。

所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昭华公主诞下了一个六斤七两的女儿,皇帝也没有丝毫的失望,反而龙颜大悦的给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娃取名为明瑚,册封为郡主。

如今三代皇孙的名字都是‘明’字辈的,所以这个小女孩也随了排行,名字里用了一个‘明’字,正是代表着皇帝的看重。

而另一个‘瑚’字就更加贵重了,瑚琏之器乃祭祀之时盛黍稷的尊贵礼器,以‘瑚’为名,简直是皇帝对这个孙女毫不掩饰的器重。

若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女婴这个时候能看出什么天资粹美来,那就是笑话了,皇帝之所以对明瑚郡主如此器重,单纯的就是为了向群臣彰显自己对其母昭华公主的器重。

皇帝的态度就是文武百官的风向标,于是倒向昭华公主的朝臣就更多了。

虽然说不少人也觉得昭华公主女子之身争夺储位简直就是牝鸡司晨,但这又不妨碍他们觉得深得皇帝器重的昭华公主前程远大,他们想凑上去图谋一个从龙之功。

这些人或许是个墙头草,并不如何忠心,但汇聚在昭华公主身边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昭华公主就越发的声势浩大,压得其他皇子们喘不过气来。

毕竟脑子的差距就是这么大,皇帝有时候也很想让儿子继承皇位,也省得有那么多的阻力,但实在是他的几个儿子都太过愚蠢无能了,被身边的臣子们挟裹着完全成为了他们的傀儡。

就连夺嫡之争里都没法压制住身边支持自己的臣子,将主导权交了出去,那要是日后登基了,岂不是要成为傀儡皇帝?将来江山是不是要直接送给权臣了?

昭华公主则是相反,她牢牢的握紧了自己的权柄,哪怕身边的支持者也没少了位高权重者,她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主导权,也能很好的平衡身边臣子之间的关系,让众人将力气往一处使。

这份御下手段,就把其他皇子们给甩了好几条街。

待明瑚郡主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初步展露出她继承了母亲的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一肚子的腹黑学,很懂得如何嘴甜的讨好自己的皇帝祖父,深得圣眷,她可以说是在皇帝的膝头上长大的。

这是她母亲昭华公主都不曾有的待遇,毕竟昭华公主出生之时,皇帝虽然高兴,但他那时还只是一个想夺嫡的皇子,整日里忙着跟兄弟们竞争,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女儿的成长。

但如今他已经贵为皇帝,坐在裁判席上看着自己的儿女们竞争,当然就有时间有精力去关注下下代的成长。 继承了昭华公主天资的明瑚郡主,自然就入了皇帝的眼。

在明湖公主五岁的时候,皇帝就亲自为她开蒙,并且为她展现出来毫不逊色其母的聪慧高兴不已。

当皇帝的最怕自己年龄大了,子女中却没有聪慧的可为继承人。

皇帝也是因为之前深切体会到几个儿子全是蠢蛋的绝望,才会为了江山社稷的考虑,动了立女儿为继承人的心思。

皇帝在登基之后,倒也不是没有其他皇子皇女诞生,可这些孩子年龄都太小了,而他如今已经不年轻了。

他在夺嫡之争的时候,因为六皇子竞争手段下作,甚至派人刺杀他,给他下毒。

他虽然屡次避开了,但也有不慎中了一招半式的,身子骨并不如何强健,当皇帝又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殚精竭虑之下,很难安心休养身体。

所以皇帝对自己的寿元还剩多少,差不多也是心中有数的。

这十来年的时间,绝对不够他登基之后的皇子皇女们成长起来的,主少国疑,皇帝也不会冒这个风险。

倒是昭华公主,待十来年之后,正是年富力强的而立之年,完全有手段有势力坐稳这个皇位了。那个时候明瑚郡主也长成十来岁的少女,可以看出未来是否有明君之姿了。

皇帝心中想着,越发的倾向于昭华公主。

皇帝的明显倾向,让昭华公主的优势越发明显,于是其他几位皇子们就狗急跳墙了,频繁对昭华公主和明瑚郡主母女俩下手,刺杀下毒各种下作手段层出不穷,只要她们母女俩死了,他们作为皇子就有上位的机会。

但这可是触犯了皇帝的逆鳞,皇帝身子骨之所以不怎么康健,就是因为被六皇子的那些下作手段给谋害的,结果现在他的儿子们竟然也学了他的死对头那种下作手段来对付他看好的继承人!

第260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

皇帝是个非常果决的人, 既然已经决定立最出色的昭华公主为继承人,那么在做出决定之后,他就直接颁发明旨, 册立了昭华公主为皇太女, 没有拖拖拉拉的用考验的名义让昭华公主继续跟她的兄弟们夺嫡。

毕竟昭华公主的女子身份的确是一个劣势, 这个世界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女子为储君的先例,皇帝心知自己都不能坚决的支持昭华公主,那么昭华公主想掌权就更难了。

为了不让事情发展出现滑坡, 皇帝在下定决心之后,也非常坚定坚决的站在昭华公主身后,亲自出手将其他几位皇子们身后的支持势力全部打散发落了,并且将几位皇子封了郡王之位,就赶出朝堂, 让他们当一个富贵闲王。

之所以没封亲王, 是打算留给昭华公主登基为女帝之后对他们施恩。

不管这几个皇子将来被昭华公主晋升为亲王之后是否会感激她, 起码在世人看来, 昭华公主不计前嫌愿意晋封他们为亲王,就是对他们仁至义尽,他们若敢心存不满或者行造反之事,那就是忘恩负义乱臣贼子,从一开始就不站在大义一方, 造反成功率自然极低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