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2节(2 / 2)

林晓慧纠结着要不要去,烦躁的饭也没做,到最后决定走一趟。来到李嫂家敲门,开门的是个小姑娘,进屋后就见李嫂家正在吃饭呢? "李嫂我来的不巧,打搅你们吃饭了 "林晓慧不好意思的说道,\"没事我吃饱了 "李嫂指了指正在吃饭的六个孩子 "这几个都是我家的,不用管他们 "。

领着林晓慧来到卧室,拿出一卷钱来给林晓慧,林晓慧不明所以的看着李嫂,李嫂说 "当时说买了分给你钱的,这是分你的那份 "。林晓慧拒绝要这份钱,自己只不过画了几张图已经收钱了,怎么好再分钱。李嫂见她执意不收,也就算了。

林晓慧问李嫂在哪儿可以卖兔子,李嫂笑着说 "还用找别人,我们就卖 "。林晓慧说自己喂着兔子要卖,李嫂说 "你个小姑娘去卖不安全,我们收你的兔子,你看怎么样 "。林晓慧觉得这样挺好的,只是长期这样就惹人注目了,说了自己的担心,李嫂笑着告诉她不用担心,不在这里交易,让她去将军巷三排一号找刀蛮子。

林晓慧问要活兔还是剥皮收拾好的兔子,李嫂问是个什么价,林晓慧说 "活兔一块一只,收拾好的一块二一只 ",李嫂沉吟不语,过了会问 "一只兔子约多重 ", "不会低于三斤重 "林晓慧答到, "好,就安你说的价要收拾好的兔子,但是妹子咱们可得说好,斤数可要安你刚才说的数 "李嫂再次核实,林晓慧回答是肯定的。

到九月下旬一期兔子第二窝下了五只崽,二期兔子也快下崽了。林晓慧还是天天去打草,兔子有了销路,自己也不用愁了。

进入十月份,天开始冷起来了。林晓慧换上夹袄发觉小了,赶紧找出棉袄来穿着试试,大小正合适,又找出去年穿的裤子套上短了三指。莫非自己又长了,脱下小的那条裤子,看着现在穿着干活的裤子,是她娘以前的旧裤子,这条穿着长短正好。把夹袄拆开一边接上一块,裤子短了也接上继续穿。

买完粮,林晓慧开始杀兔子了,在外面厨房梁上栓上根绳子,把兔子敲昏,绑起后腿用刀快速的划开剥皮。谁能相信一个小姑娘能做出杀兔剥皮这么血腥的事来,林晓慧熟练的剥了一只又一只,八只全部剥完皮,把里面的肠子和苦胆摘掉,其余内脏都在里面。装在花篓筐七只,看天色还早,先清理干净厨房里的粪便、血水、还有四肢上的皮毛。

换下衣服背着花篓筐去送兔子,找到将军巷三排一号拍拍门,听见里面有个奇怪的声音,不一会儿门开了,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问 "找谁 ",林晓慧说 "是李嫂介绍来的,找刀蛮子 " , "进来吧 "!他说着往里走,林晓慧这才注意到他一条腿是瘸的,听到奇怪的声音是走路拖地声。

到屋里,刀蛮子查验了兔子的质量和重量,让林晓慧给放到木盆里,数出钱交给林晓慧说 "以后就安这个标准来卖 ",林晓慧点头答应后离开。

第8章 请客、动员

回到家,林晓慧把兔皮拿到屋里准备动手熟皮子,应了那句老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个熟皮第一步先用肥皂温水泼洒在皮毛上,去除皮毛上的血污、粪便还有肉屑。第二步用水把盐、明矾按比例溶解,把兔皮毛面向里放在溶液浸泡十小时左右。第三步用小刀去除皮子上的肉屑等杂物,取出皮子展开放在木板上晾干,皮子晾至八分干时用手开始揉搓,使其变软,熟皮结束。

其实她自己也弄不懂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抓着兔子从哪里下刀一清二楚,拿着兔皮就知道怎么熟皮 ,只能说是家学渊源吧!

把兔皮泡在溶液中,洗手做饭。忙的中午饭都没有吃,晚上就炖兔子。把兔子剁成小块,用水焯过,捞出备用。起锅加油用蒜片炝锅,加入葱辣椒,接着倒入兔肉翻炒,多加水炖。

香气四溢,林晓慧闻着 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拿出豆角干、茄干泡上,南瓜切大块备用。 "晓慧姐,晓慧姐你做什么呀这么香 "王秀明在墙边喊着, "秀明,我在炖肉呢 "林晓慧说着 "待会你过来趟 "。没听到王秀明的声音,到先传来王婶的声音 "你个熊孩子,整天就知道吃吃吃,你看谁家这么大的人了天天疯吃傻长的 ", "王婶是我叫秀明过来有事的 "林晓慧忙接过说, "你晓慧姐叫你,你还不赶快过去 "王婶撵着王秀明。

林晓慧杀兔子时,就准备留只兔子请客。不请大人,只请小孩子,小孩子也是一家只请一人来。王秀明过来,林晓慧让他待会去叫李老太家李成才、王大娘家王卫国、花婶家花全、牛婶家牛红军,还有你二姐。掀开锅盖,夹出块来让王秀明尝尝熟了没,王秀明也不怕烫咬了一口说 "熟了,就是不咸 ",林晓慧笑起来说 "我还没加盐呢 "?把菜全部加进去,加足盐又倒些热水进去,然后和王秀明说\"你去通知他们时说自带碗筷、窝头,我只管菜 "。

王秀明答应着跑出去,林晓慧回屋把兔皮盆子拖进卧室,支起小饭桌。又去挖了一碗辣椒酱放桌上,孩子们也端着碗过来了,每人碗里都盛着点菜,林晓慧把他们的菜都倒进锅里,待锅又开了开始给他们盛菜,让他们去屋里吃。看着王秀娟没来,让王秀明去叫来一起吃,林晓慧端着锅进屋放地上,告诉孩子们谁吃谁舀。

真香啊!没等林晓慧抒发一下感情,孩子们开始第二轮盛菜了。这些孩子除了王秀娟,最大的不过十岁,小的也六七岁了,个顶个的能吃。第三轮开始速度慢下来了,最后锅里一点汤也没有剩下。

吃饱喝足了,连王秀娟都撑的打嗝,要知道这个锅是个七印锅,都吃完了是不是说自己做的好吃呢?王秀娟不好意思的说 "晓慧姐,我太能吃了嗝 "边说边打着嗝。 "好了,不说客套话了,大家伙吃好喝好就是对我厨艺的肯定 "林晓慧发言道, "晓慧姐,不是你厨艺好,是肉香 "花全说。林晓慧看着其他孩子都在点头,做出恶狠狠的模样,手指弯曲伸出去 "吃了还说厨艺不好,还我肉来 ",向小孩们冲去,瞬时屋里响起大呼小叫声夹着孩子们的笑声。

邻居们在外听着都相视一笑,由着这些孩子们打闹。笑够了玩够了,各回各家。林晓慧熟好皮子,日子步入了正常,二期兔子下了八只崽子。

林晓慧觉得日子有些无聊时,突然接到通知,中午去水井屋子那儿开会,林晓慧的心提起来了,生怕自己卖兔子的事被揪出来。提心吊胆的去水井屋子那儿,看着早到的人们都在问为啥开会,自己找个角落站在那听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 "妹子,你来了 "李嫂打着招呼, "来了,李嫂你知道咋回事么,怎么没有苗头就开会呢 "?林晓慧急着问, "没事 "李嫂拍拍林晓慧的手说。林晓慧的心放了一半,心想:不会是运动提前了吧!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连自己都能生死未卜的来到这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听张大妈讲了开会内容,那一半的心才放进肚子里。第一件事就是前段时间鲁省北部特大洪涝灾害,农作物颗粒无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筹集物资支援灾区。第二件事就是鲁省的上山下乡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要求广大知识分子、青年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为我们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张大妈激情澎湃的讲完,又讲了居委会领导做出的决定,从十一月一日开始报名,去报名青年胸带大红花,居委会敲锣打鼓的欢送。

林晓慧知道上山下乡这事,可不知道这么早就开始了,心里惴惴不安,毕竟自己也是知识青年中的一个。

听见一个老太太咳嗽声,接着听见老太太说 "他张大妈,建设祖国我是一百个愿意,我家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我们老两口膝下就保根一个独孙,但凡还有个我也让他去做贡献,能和领导说声免了我家的名额么 "。

"哎呀,看你老说的是那里话,街里街坊的谁不知道谁家啊!老太太你放心,你家保根不会去,政府说了,家里是独子的不用去,在家也能做贡献 "张大妈接着对大家伙说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不论男女够了年龄都希望去一个建设祖国。我也希望大家伙支持咱们片区的工作,都争当积极分子,不做落后分子。还有咱们片区有三个青年不用去,李保根、林晓慧、王东生,他们三个不用我多说吧!都是老街坊了,知道是个什么事儿就行了 "。

散会后林晓慧心情并不轻松,她弄不明白不是运动来了才开始投身农村、建设农村吗?李嫂见她在哪儿发呆,拽拽她的衣袖低声说 "回神了 ",林晓慧转头看着李嫂问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开始上山下乡了呢 "?李嫂叹口气道 "听说外面早就开始了,我们这儿算晚的。回吧!不要想得太多,高低你不用去是个好事 ", "是啊 "!林晓慧向李嫂笑着摆摆手往家走去。

第9章 做糕点

这场突如其来的上山下乡运动打乱了林晓慧的计划,兔子明年不能喂了,目标太大了。林晓慧再三思索,决定有空时做出两份糕点看能卖吗?

母鸡开始下蛋了,林晓慧晚上用陶瓷盆烧上两块煤球免得冻死兔崽子们。

在人们议论声中十一月一号来了,林晓慧在居委会大门外看,她以为人们不排斥上山下乡,但也不见得都支持,林晓慧没想到是自己低估了这时代人们的革命热情,青年们争先恐后报名,都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

林晓慧被这热情感动着,看到许多因为年龄小而被拒绝的青年流着眼泪出来。她看不下去了,往家走去,虽然感动但不足以让她放弃现在的生活。

回到家,刚坐下缓口气,听见敲门声,拉开门见是王婶,忙让着屋里坐,坐下后王婶叹口气说过来的原因,王秀花要结婚了。林晓慧好奇的问 "秀花姐找的那儿的婆家 ",王婶说 "是铁厂的 ",林晓慧说 "铁厂好呀!工资高 ",王婶说 "好什么好,长得五大三粗的、黑不溜秋的,跟酒厂那个没法比 ", "王婶我觉得吧这过日子冷暖自知,不管怎样日子是秀花姐自己过,她觉得好才是好\"林晓慧劝解着王婶。

王婶说这事定的急,定在正月十六结婚,有些票需要借,希望林晓慧这里能帮着挪几张票出来。林晓慧很干脆的说 "糖票、布票年底领时我给留着,工业券我这还有两张先拿给你,棉花票还有一张,别的没有了 "。林晓慧说完去卧室拿出票递给王婶, "行了够了够了,有你这些票,总算是凑够了 "王婶忙说道。 "那行,年底去张大妈那儿领了票我一准给你拿过去 "林晓慧痛快的应承着。

王婶走后,林晓慧用篮子装满了鸡粪放在厨房里,里面养着蚯蚓,篮子四周用锯末围着以免冻死蚯蚓。

每天喂兔子喂鸡,五只母鸡一天三个蛋,有时候能捡四个蛋。

心静下来了,开始和面做沙琪玛和小酥饼,做好沙琪玛和小酥饼放在盘子里晾着,嘴里巴巴的低声说着外语,自己开始伸展着身体做瑜伽,林晓慧还有一个本事她学了半年的散打,学的多半是打不过就跑的招数,在这里也够用了。

晚上去挑水,见到李嫂打个招呼,抽空问李嫂 "晚上有空吗?能聊聊吗? ", "有空,你来吧\"!李嫂简短的回答后各自分开。

吃过饭,林晓慧挎着篮子去李嫂家,这次开门的是个小男孩,进屋见李嫂正在补衣服,李嫂放下衣服领着林晓慧去卧室,林晓慧从篮子里端出沙琪玛和小酥饼,让李嫂尝尝怎么样,李嫂一样吃了一块惊讶的望着林晓慧说 "妹子我一直觉得你是个伶俐人,没想到你有这般好手艺,直说吧!卖多少钱 ",\"李嫂我直说了,这些都是用白面做的,费糖费油。我呢准备卖方子,其实做法很简单,我可以教你家孩子学着做 "林晓慧慢慢的说出自己的打算。 "妹子你真的能教给我家孩子 "李嫂激动的问,\"真的,我会教你家孩子的,但是李嫂咱们丑话说在前面,方子一张我卖二百块,每三个月我会再出一种或者两种新的方子,还会卖给你们,而且你们卖出去一份给我二分钱提成 "说完自己想说的话,林晓慧望着李嫂等她回答。李嫂说 "这个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和头哥商量 ", "我明白,要是答应了不能在这里做,得找个放心的地方,再盖个烤炉,有些糕点需要烤制 "说完林晓慧把盘子收了告辞离开。

林晓慧走后不久,李嫂也挎着篮子出去了。

第二天就有通知来要捐款捐物,林晓慧出去看大娘婶子们捐什么,大多数捐钱,也有捐粮票的,她们这条巷子基本上捐粮票,林晓慧回去取了一斤粮票捐了。

捐款捐物结束后,听说她们这个片区得了表扬,说她们片区群众思想觉悟高、团结、一心为集体 ,号召别的片区向她们片区学习大公无私的精神。

要收大白菜了,林晓慧拿着刀砍白菜,砍完白菜放进杂物间里靠墙摆好,把萝卜、胡萝卜,堆放在杂物间里和南瓜放在一起。

李嫂没有信,难道是自己要的价高,算了,再另想它法吧! 到月底买粮日子了 ,又要买大白菜,和王秀花一商量,先买粮食,下午买大白菜。起来匆匆吃了口饭就推着独轮车和王秀花买粮。北风呼呼刮着,俩人到粮站门前,排队的人很少,都冻的跟鹌鹑似的缩着脖。粮站开门挺早,称粮食很快,林晓慧这次没买白面,要的玉米面和红薯,把两家的粮食装在独轮车上推回去,看天早的很,干脆卸下粮食去推白菜。林晓慧和王秀花提着粮食回屋放下,就推着独轮车去菜店,俩人刚排上队就听见有人喊 "秀花 ",林晓慧转头见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过来 "真是你啊秀花,买白菜 ",王秀花红着脸说 "嗯 ", "你俩去太阳窝暖和去,我来排队 "汉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