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1节(2 / 2)

集市上没有卖兔子的,她想养对兔子,不光是馋肉吃,还想卖兔子。不错,林晓慧打算喂养兔子卖钱。兔子繁殖快,草长出来喂草并不需要额外的投资,只要按时去打草就行。

吃过午饭,又拿出纸笔来写文稿,这次以火柴厂工会为题材写个集体的文,她发现不论何时个人的贡献都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因为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在脑中酝酿很久了,写起来很是顺手,写完后林晓慧又从头看了一遍,修改了几个词语,重新抄写一遍,折起来装进信封里。看时候还早,锁好门,去邮局寄出去。

文稿寄出去后,她拿着刀去砍了些枯枝,把菜园围起来。开始用水浸泡种子,菜园用水泼湿,预备第二天种。

一大早起来,洗漱吃饭,打扫完卫生,开始种菜种了,豆角和茄子都种两趟,黄瓜种一趟,西红柿种三趟,再种上五颗南瓜子。种完菜没有别的事忙,就开始捣腾煤棚子,把里面的煤球倒去厨房里,里面清扫干净,里面的破花篓筐可以当鸡窝、兔窝。

当菜园里的菜冒出来时,她写的第一篇文发表并寄来稿费五元。她一直想写篇长的文稿,可是没有好的故事素材。

等菠菜可以摘一小把吃时,第二篇文章的稿费也来了七元钱。林晓慧算来算去觉得最需要的还是钱。

王秀明跑来说 "晓慧姐,明天要去粮站买粮,别忘带粮本、粮票、油票、油瓶还有钱 "。一样一样的掰着手指说 "要不晓慧姐你再学一遍,我听听你别拉下了 "。林晓慧认真的说了一遍, "晓慧姐,你忘东忘西的病好了,以后不会忘事了 "王秀明大声的说 "晓慧姐不傻了,晓慧姐好了 "。街坊们都出来问这是怎么了,王秀明说 "晓慧姐不傻了,好了 ",街坊们都笑着说知道了。

林晓慧怔愣下,慢慢放松下来,那里是忘东忘西的病呀,刚来到票证年代,所有生活起居要适应,除了上学、回家不敢和任何人深度交往,害怕露出与这时代不符的话语、习惯,被人当做坏分子抓起来。

熟悉了这年代的变革和发展,可林晓慧始终游离在外围不参与任何事,只想低调赚钱,做个隐形有钱人。

早晨临出门前,检查了一遍布包里的票本没有漏掉的,从煤棚子里推出独轮车,面袋、油瓶挂在独轮车把上。锁上门叫出王秀花,王秀花拿着面袋、油瓶,挎着布包说 "我们快走,我妈打发秀娟、秀明去排队了 "。

她俩一路快走,到粮站门前队伍已经排的老长了。 "大姐、晓慧姐,这里这里 "王秀明举着手大叫,林晓慧和王秀花赶紧上前换下他俩。林晓慧从布包里掏出个布袋来递给王秀明说 "给你和秀娟的\"。王秀明接过打开说 "晓慧姐,俺不要,怎么能要你的饼呢 "?这是林晓慧昨晚烙的小酥饼,每个茶碗口般大小,给王秀明包了五块。林晓慧笑着说 "拿着吧!这是我感谢你和秀娟早起排队的谢礼,不要我生气了 "。王秀花说 "还不谢谢你晓慧姐 "。王秀明高兴的包起来说 "回家我们一起吃,我和二姐去看车子 "。

队伍越排越长,大娘婶子们又开始东家长、西家短的拉起来了。这个大娘说 "你们听说了没有,后街老孟家儿媳妇走了,年纪轻轻的撇下两个孩子 "。那个说 "怎么就走了,不是怀着身子么 "?\"谁说不是,听说是滑了一跤,孩子倒是生下来了,可她没救过来去了 "。 "孟家小子也不知道回得来不 "。 "嗨,部队上的事,哪儿说回来就回来,可惜小媳妇是个福薄的 "。大娘婶子们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开门了,买粮队伍安静下来,进去拿着瘪面袋,出来提着粮食。一出一进,轮到林晓慧她们买完粮打完油出来,队伍还老长。粮食上车,油瓶王秀花提着,林晓慧推着独轮车,她们四个往回走。王秀花说\"晓慧,总是让你推车,要不是我推不来,咱俩换着推你也轻快些 "。王秀明说 "大姐,可不要了,你忘了你推车把自己推进烂泥塘的事了 "。说完四个人哈哈大笑。

说也奇怪,王秀花做饭菜、鞋袜,包括撂棒槌,都做的非常好。让她锄地、挑水、推车她不会。她不是不学,怪就怪在这里,挑水一次夜里发烧,锄地崩坏锄头,推车掉进泥塘里,王婶也歇了让她干力气活的心思。

林晓慧家里就她一个孩子,人人觉得她很娇气,可她除了不会撂棒槌,别的她都会些。 四人打趣着王秀花,到家门口王秀花姐弟提下粮食回家。林晓慧把独轮车推进行棚子里,提着粮食放进杂物间大缸里。

第4章 写文章

家里的菜已经没有了,明天得去集市那边挖点野菜。第二天吃过早饭,林晓慧背着小花篓筐往西走,去上次打皂角的地儿看有没有野菜。因为那边有个水潭,估计着应该有野菜。走到集市顺着向西下去,经过那片坟地,很快就看到水潭,水潭边上真有荠菜。林晓慧其实认识的野菜就四种,荠菜、婆婆丁、马齿苋、面条菜,挑自己认识的野菜挖,围着水潭挖一圈,也不过小半筐野菜。往回走吧!经过那片坟地,林晓慧见也有荠菜,再挖点,又贴边挖了不少荠菜,够了不挖了,直起身见有大半筐荠菜。走了,回去分给王婶家一半,自家留一半,吃完再去挖。

把荠菜焯水,泡在凉水里。中午吃凉拌荠菜,拌玉米疙瘩吃。吃过饭,开始和泥用破筐做鸡窝,要是她爹还在这些事都是她爹干,她娘啥都不会干,做个饭也是做个一言难尽。林晓慧五岁就开始学着做饭菜,七岁时她娘就由着她做了。等她爹走了,她娘除了去买粮,家里别的活都由林晓慧挑起。

用泥把破筐固定住,做了两个鸡窝。靠东墙放着两个破筐当兔窝,这俩不固定了。换下衣服泡上,开始洗衣服,衣服洗完晾上。听见敲锣声,先去挑水,排着队听闲呱,搜索着素材。

挑满水,先洗澡再做饭吃,吃过饭洗碗刷锅后开始写文稿了。

琢磨着听来的素材,写篇儿童读物,后世有很多的儿童读物,写个类似风格的儿童作品是可行的。故事内容围绕一个叫汪成功的熊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整天打鸡撵狗、调皮捣蛋,欺负同学等一系列的事,后来被冤深感绝望,发展到离家出走要去京市找领袖伸冤而险些被拐卖的故事。

自己因为有写作功底在,又可以参照后世的一些内容写成符合当代人民的阅读观。林晓慧准备写个连载,当下开始写起来。每天就在写文、浇菜中度过。

来到约定去抓鸡苗的日子了,王秀花提前一天就跟林晓慧讲了第二天去抓鸡苗。吃过早饭,牛婶、王婶加上林晓慧和王秀花四个人去集市。林晓慧挎着篮子听王秀花讲糊火柴盒的事,王秀花姐弟三人加上王婶利用空闲时间一天糊一千个火柴盒,真不少了。 "秀花姐你还撂棒槌吗 "?林晓慧问王秀花 "撂啊!我白天撂棒槌,晚上糊盒子 "。听着王秀花的回答,林晓慧不自禁的说 "秀花姐你好能干,以后谁娶你谁有福了 "。 "要死了,这话也是你小丫头片子能说的,不过呢这句话我爱听 "。王秀花说着和林晓慧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笑出声来。

牛婶和王婶在前面听着俩人笑声,不禁感叹她们赶上好时候了。走到集市卖鸡蛋的地儿,那个大婶和她婆婆已经在哪儿等着了。大婶的箩筐里都是小鸡苗,揭开盖在上面的布,露出毛绒绒的小鸡苗,只只都可爱。牛婶和王婶抓着看公母,林晓慧不懂看,请卖鸡苗的老太太帮着抓。告诉老太太五只母鸡一只公鸡,就见老太太随手抓了两把说是母鸡,又抓了一只说是公鸡,都放在篮子里,又给撒上点小米。牛婶和王婶也挑好了,付了剩余的钱,没敢耽搁立马往回走。

把小鸡苗放在鸡窝里,家里没有小米,林晓慧煮高粱米给自己和小鸡吃,院里添了六只小生命,显得生动起来。还得买对兔子,不知道哪儿有卖的。

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林晓慧加紧的写起文稿来,等到了四月中旬文稿写完。从头到尾看一遍保证没有不合时宜的话,装入信封去邮局寄出去。这次投稿是魔都的一家少儿读物,隐约记得这家报刊成立的很早,有位很着名的领袖题写书名。选它也是因为当时的少儿读物稀少,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得到这个时代的认可。

稿件寄出去了,又空闲下来了,什么时候才能有兔子。

林晓慧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兔子的消息了,这个消息是花婶家的花全告诉她的。花全来告诉她说 "晓慧姐,俺知道哪里有兔子卖 "。 "真的,太好了,你给买一对兔子,我给你二分钱的跑腿钱,不过不要亲戚兔子 ",林晓慧高兴的对花全说。花全问 "多少钱买 "。林晓慧想想说 "七毛钱一对儿 "。花全自信的说 "行,俺今晚给你带回来 "。

晚上放学回来,果然给带回来一对灰兔子。林晓慧给他七毛钱二分钱,花全却说 "花了六毛钱,给六毛二分钱就行了 "。林晓慧对这孩子刮目相看,说道 "谢谢你了 "。花全扭捏着说 "俺想吃你给王秀明的那个饼,行不行 "。林晓慧说 "行,必须答应,今晚来不及了。明早做,中午你就能吃着了 "。花全答应着跑走了。

林晓慧把兔子放在兔窝里,给兔子喂了点菠菜,从明天开始就打草喂兔子了。

早起,和面烙小酥饼,等烙好小酥饼看时间已经九点半了。林晓慧她们这条巷子里住着六户,从西边开始林晓慧家、王婶、牛婶、花婶、王大娘家、李老太家。除了花婶家,其余四家每家给三块,花婶家给六块。花婶笑眯眯的说 "晓慧见外了,送这些干啥 "。林晓慧说 "不是什么值钱物儿,尝个新鲜吧 "!花婶留林晓慧说会话,林晓慧表示吃过饭要去打草喂兔子,花婶让林晓慧以后来玩。

吃过中午饭,背着花篓去西门那边打草。草长很快,林晓慧用菜刀割草,有荠菜、婆婆丁捎带着挖,装满花篓筐背着回家。想着过两个月再买对兔子,二对兔子轮换繁殖数量大,可没有打听到哪里有私下交易的,还得打听清楚了,要不不敢大量繁殖兔子。

到家把草倒在地上摊开晾晒,清理了鸡粪和兔屎,把粪便都埋在菜园里,上好的肥料不用白瞎了。

烧水洗澡,换下衣服泡在木盆里。和点二合面擀面条吃,煮开后加入拔的菠菜,就着婆婆丁蘸酱吃。

吃饱喝足了,把草收起来。开始洗衣服,衣服洗完晾上,准备睡觉。

第5章 赚钱

因为没有什么事,林晓慧起床七点多了。洗漱后,梳头时见发梢发黄开叉,知道是营养跟不上,找出剪刀在头发上比划剪了三指,好不容易有一头黑长直发舍不得多剪。

中午得去挑水,现在吃水不花钱,记得好像明年起就实行买水了。

喂过兔子和小鸡,清理完的粪便堆放在东墙根角落里。拿上麻袋锁上门,去木工厂买下角料,特意挑长点的、比手指稍粗的木条,又装些刨花碎木头,过秤五斤。林晓慧掏出木柴票来让过秤的同志写上斤数、钱数,去会计那儿交钱。上面已经写过一次也是买了五斤木柴。木柴供应票是十公斤,像她一次用不完可以分次使用。

回家开始打菜架子,把木条斜插进土里一根一根交叉用麻线绑起来。南瓜秧也插上根木条,让它可劲的爬。

挑回水来,吃过饭收拾好碗筷,推上独轮车,上面一边放一个花篓带上菜刀,锁门出发。还是去西门那边打草,这次直接去那片坟地,可能是坟地都忌讳没有来打草的,这片草长得很茂盛。

林晓慧到了后戴上自己做的手套,拿着刀开始割起草来 ,两筐草割完太阳还没下山,看样子天还早着呢?把菜刀放在筐里,背起一筐草往上走去。因为这里是个下坡路,推车向下走很容易,向上走单靠林晓慧自己推车她上不去,所以她只能先把装满草的花篓背上去,两筐草都背上去再下来推独轮车。

推着草急急的往回走,不敢松劲。回到家天擦黑了,把草倒在地上摊开晾着。鸡上窝,捧了一把高粱米用擀面杖敲碎放在鸡食盆里。往兔窝里扔进去半干草,不管了爱吃不吃。 "累死我了 "林晓慧发出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