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27节(2 / 2)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儿,但是当晚张氏孩子没保住,此后老大就变了,对两个弟弟再不如以前。

往后老大家里的二子柏儿夭折,老二长女夭折,老三家里也掉了一个孩子,虽然都是因为世道艰辛,但三个儿子的心结却也越来越深。

老爷子把这话说给孙女听,不是为大儿子求同情,就是感叹孩子们长大了,情分也淡了。

“这是迁怒啊,要是不乐意二伯和我爹吃蝗虫,那为啥不自己去抓了给大伯母吃呢?”俞红豆听完老爷子回忆过去,犀利点评。

按照她爷的意思,烤蝗虫事件是兄弟离心的起因,可真是太牵强了。

“说白了,就是大伯无能狂怒,因为没有能力挽救大伯母肚里孩子,就怪到二伯和爹头上罢了。”

“如果那时候如何如何…这都是找借口啦,事情发生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他自己都没能力挽救,指望别人有什么用。”俞红豆吐槽。

求人不如求己,这话是老祖宗们用多少血泪教训才验证的真理啊。

俞老爷子愣愣的看着振振有词的小孙女,脑子里都是她那句“无能狂怒”。

从字面上来解释,应该就是狂躁、愤怒且没有能力?

这么一想,用来描述老大两口子,好像还挺贴切的…… 俞老爷子失笑,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个词的。

……

俞松不知道他妹又“造词”了。

他带着家里造房准备的两桶清漆,还有二堂哥和村里的一个手艺人,带着干粮和笔墨纸、油灯蜡烛,还有两卷可书画的羊皮等,在爹娘殷殷叮嘱中,再次进山了。

清漆是用来保护壁画的,原本在井中密室,因为封存被保护的很好的壁画,因为他们的闯入,已经开始暗淡了。

用清漆刷上一层,可减缓风蚀的速度,用纸可拓印,羊皮则是给谭燕临准备的,他可以直接将图摹下来。

这样三管齐下,尽量保证壁画内容的完整性,以便验证画中的莲花是不是矿脉。

俞松带着二堂哥和手艺人牵着一头托着物资的小毛驴呼哧带喘的爬上二袋山的时候,就听见山头上传来一阵欢呼。

这又是闹什么幺蛾子了?俞松加快脚步,就怕谭家三兄弟再心血来潮,再来个亲自探洞。

“俞松,你回来了!你看!”谭蒙骜看到俞松之后十分兴奋,拽着他就往井边走。

他不过是下去小半天而已,井上已经多了一个简易的木头架子,架子上正吊着根绳子,谭狼曋握着绳子似在搅动一般。

“?”俞松满脸的疑惑没来得及问,忽然看到谭狼曋的脚下,那六角井围的墙根下,两个金光闪闪的兽首正对他呲牙咧嘴。

第55章 再苦不能苦父母

俞红豆家的房子前前后后足盖了六天半。

五间正房,六间偏房,四间门房,足足十五间房。

除了房子外,俞三郎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让他们帮着把围墙也砌上了。

泥瓦匠家觉得俞三郎厚道,后面还有俞二郎这桩生意在,便用剩余的材料帮着盖了两个茅房,挖了地窖,又用废弃的边角料把院子中间的通道也给铺上了。

俞红豆每次来都会赞叹一番古代人力的强大之处。

细想起来,在没有工程车没有搅拌机灌装机的时代,只凭借人的一双手,却比后世那些纸板楼烂尾楼盖的又快又好。

一时间,真是说不好科技进步是提升还是下降了生活质量。

房子盖好,村里的春耕也基本结束,县太爷谭白鹿着人收购的胡椒和姜种也到位了。

“爹,咱家什么时候上梁啊?”俞红豆想吃席想很久了。

“蝴蝶山那边,村长已经带人把林子里的荒草收拾干净了,明儿爹跟他们上山挖坑埋种子。”

“至于姜,跟土豆一样,得再等个十来天,正好,咱们趁这个机会办上梁。”俞三郎在盖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本来是想着找二哥帮忙种了自己的三亩地,大不了分点粮食给二哥家,结果自家爹让家里人帮忙种完了,倒是省了他不少事儿。

至于欠下的人情,慢慢还呗,马上大房二房的侄子侄女婚嫁生子,到时候他这个做叔叔的还能干看着不成。

“那席面饭菜呢?”这才是俞红豆关心的主要目的。

“你个小馋鬼。”俞三郎这才明白女儿隐含的意思,忍不住拿手弹她脑瓜崩儿。

随即俞三郎看向妻子。

“我想着盖房毕竟是件大事,搬出来就相当于自立门户了,加上我领了种药的差事儿,咱们不如借机大办一场,让村里人都跟着乐呵乐呵。” 俞三郎心里想的是,儿子一脚踏上青云路,但终究前程未定,不好大肆宣扬,免得被有心人坏事,他这一张扬,正好把儿子挡在背后。

许氏对丈夫的决定向来不会反对,但她现在担忧的是丈夫最近花钱花的太顺手了,上梁的酒席会不会又刹不住手。

俞红豆要是知道她娘的想法,第一反应就得念句“阿弥陀佛”。

以她现在的计数,泥瓦匠工钱七吊钱,没错,六天半的工,但是她爹觉得泥瓦匠给了他不少启发和建议,活干得也利索,一高兴给四舍五入了。

砖瓦泥沙,石头木料大梁等等,零零碎碎的加一起大概得十吊钱。

在县城买的家具、布料、锅和铁器,在兴旺镇上买的缸和瓦罐,这些时日的饭菜钱,加一起得三十多吊。

等搬进去之前,肯定还要置办一些软装,小打小算也得个三四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