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仪式(2 / 2)

沉拓说,有一个关注者要江离签署东西、然后江离就可以离开之初,江离最希望的,乃她可以签署一份对“安提戈涅”的转让协议。如此,“安提戈涅”会被喜欢它的人接收,“安提戈涅”不能再活跃、但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缓慢消失的纪念,“安提戈涅”不再对帝国有威胁,江离也可以揭过这件事、被迫寻找新营生、重新开始。关注她。听起来这位“安提戈涅”的关注者是一位公众人物。这似乎令这份可能的新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了一些保障。

沉拓从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在一个新闻网站搜索苏文绮的社交账号并点开。她在屏幕划,让江离隔着桌面看。苏文绮社交账号的名字,就是苏文绮的真名。苏文绮每月就国内或国际的形势、以及帝国可能对此采取的政策写一篇社论。从文章的标题,看不出文章的质量。

沉拓又搜索了几个机构或媒体账号。苏文绮的文章被这些账号转载。有一个账号是明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仿佛说明了苏文绮是那里的校友。

方文绮晚江离一年上大学。江离后来搜索过方文绮的社交账号。方文绮的大学,就是方文绮高中退学前即感兴趣的明仑。方文绮很喜欢她的大学。只是,因为明仑太引人注目,方文绮从来不发明显能被认出来是明仑的东西,只发明仑的湖、明仑附近的奶茶店、明仑的乌鸦与大雁。江离记得,方文绮想申请的专业是人类学。

然而几年后,这个与方文绮同名的、仅在深域分享照片的社交账号消失了。无论是浅域还是深域,都再搜索不到南遥中学或明仑大学的、叫做方文绮的人。

“苏文绮现在在清和发展所工作,”沉拓说,“她是那里的特别顾问。”

江离知道清和发展所。以前,她在希兰大学修经济学。如今,她在这个国家的网络写社论。清和发展所,乃一个她不经常访问其资料库的研究机构。很多清和发展所的社会经济数据,需要向它申请才能访问并使用,而江离没有申请过。并且,希兰大学没有那样好,所以江离从前不认识什么清和发展所的人。

“你有无苏文绮的照片?”江离问。在这种非常高端的机构入职、并且有概率面对公众,苏文绮有可能是要用脸充门面的。

“我在这里。”

苏文绮示意性地敲了几下审讯室的门,然后不待沉拓回应,就将门推开。烟已经熄灭、被放进收纳盒中。苏文绮的墨镜被摘下,露出一双璨然的、清亮的、杏仁状的眼睛。

那是一双与方文绮的眼睛别无二致的眼睛。脸颊上的婴儿肥褪去了。骨相大气、凌厉,却因为那双大而圆的眼睛有些孩子气。

江离起先没有认出苏文绮的声音。毕竟她们阔别已近十年。但,苏文绮的声音响起时,的确击中了江离脑海中的某种熟悉感。南遥在帝国的西南。南遥的方言,咬字柔软。因此,南遥中学的女学生间流行过一种很轻盈的、仿佛时刻含着笑的口音。江离的家长不是南遥人,然而江离在南遥读中学与大学时也曾经模仿过这种发音方式,以标志自己的身份。 江离问沉拓:“那,这次档案里到底会留下关于我的什么记录?”

“你问一般的机构能访问的档案么?”沉拓说,“这所派出所会有出警记录,但不会有你的违法记录。虽然对比较高级的人,你是‘安提戈涅’不是秘密,但我不觉得,如果你普通地求职、生活,会有什么单位会专门来南遥的警察系统,查派出所对你家出的警。”

江离接过签字笔。

沉拓又取出一份合同,说:“一式两份。我就不存了。”

苏文绮没有在合同上写名字。她印下一枚圆形、右侧一道弧线、中间一个“绮”字的蓝色印章。

“缺月盈月。”她说,“这是我的家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