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看到林家祖孙俩,态度倒也没有太过热络。
他任御史中丞一职的时候,长宁侯林青山已经退回汴梁了。
再加上前御史中丞同林家有嫌隙,多年以来,王渊同林家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一时之间,倒有些安静。
林知清率先开口:
“王大人,我同祖父此次上门,一来,是感谢你在三司会审当中秉公执法。”
她没有将这件事归咎为王渊偏帮林家,而是说他秉公执法。
王渊摸了摸胡子,嘴角微微上抬。
见状,林知清再次开口:
“二来,我也想问问王大人,从前与我们林家,是否有些误会。”
听到这话,王渊放下手中的茶杯。 他吸了一口气:“你这丫头,说话做事面面俱到,是个懂规矩的。”
“不错,我从前对林家是有些偏见。”他痛快地承认了:
“你们也知道,当初我的恩师力荐我坐上了御史中丞的位子。”
“他对我有恩,我对他也十分敬重。”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个极其难得的好官。”
听到这里,林青山也开口了:
“的确如此,在他弹劾从戎之前,本侯对他的印象也是刚正不阿。”
得到肯定,王渊叹了一口气:“老侯爷宽厚。”
“实不相瞒,正是因为太过了解恩师,我才会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林从戎通敌叛国一事是如此,林家包藏祸心也是如此。”
闻言,林知清微微皱眉。
王渊却突然起身,朝着林青山俯身作揖:
“我太过相信自己的判断,当初一叶障目,多年以后仍然对林家有偏见,这是我的不对。”
林青山看了一眼林知清,眼神中有些意外。
随后,他搀了一把王渊。
王渊却执意全了礼数,然后才直起身子,恢复成了那个倔老头的样子。
“第一次堂审之时,我瞧出了一些不对。”王渊的语气有些沉重:
“休堂以后,我让人去寻了恩师从前的小厮,这一问,才问出许多内幕来。”
“当初之事,确实是恩师对不住望舒侯。”
“江云鹤用我师母的性命威胁恩师,让恩师做了诬陷之事。”
听到这里,林知清心中了然了。
江云鹤为什么非要威胁前御史中丞来揭发和陷害林从戎,自然是因为前御史中丞刚正不阿的名声在外。
这样一个人出来指控,可信度非常高,还能不牵扯江家。
多好的买卖。
王渊没注意林知清的表情,神色有些落寞:
“此事了结以后,恩师心中有愧,一病不起,没隔多久便去了。”
第449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
林知清同林青山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御史中丞的意思。
从御史中丞的角度来看,多年前的事起源于镇远侯府的威胁,但他并不知情,所以一直误解林家。 这确实能够解释,先前御史台和御史中丞对林家的恶意。
林知清并没有想到,御史中丞会将这些事情和盘托出的。
在第一次堂审上,御史中丞确实对林家不是很友好,第二次堂审他很多时候都站在中立的位置说话。
恰恰是这样,林家才有机会翻盘。
所以说,不存在御史中丞看林家复起所以上赶着巴结的可能性。
这位王大人,确实是个就事论事,脾气比较倔的人。
并且,是个放得下脸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