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昭行 第166节(1 / 2)

鉴昭行 南月知清 1364 字 1天前

这与林知清当时的目的不谋而合,但换一个角度,江流昀当时不知林知清的心理学水平。

进去很可能是会死的。

而且他们进刘府之前,江流昀是进去探过一圈的。

可他没有受到半点刘邙的心理学影响,只是在林知清提出鉴心学的时候找补了一句,说他头晕。

晕不晕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种林知清当时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此时却显得格外清晰。

他们当初进入刘府书房的时候,在第一层便陷入了梦境。

林知清当初并不知道每个人做的梦是否相同,所以并没有太关注江流昀满头大汗、眉头紧皱的行为。

但之后同陆淮互通梦境以后,按照梦境“完美世界”的设定,当日江流昀的反应就有些奇怪了。

这个按下不提,在林知清确定目标为库房之前,江流昀一直是想去主院的。

现在想想,刘邙的主院恐怕也是个龙潭虎穴。

进去了之后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像书房一样,可以逃出来,但势必会引起刘邙的注意。

在确认证据藏在库房之前,他们进入库房的时候,江流昀曾多次催促着几人离开。

那个时候,他是不是就已经知道了证据在库房,想将林知清和陆淮引开呢?

如若这种猜测成立,那么江流昀对刘府势必是熟悉的。

而且,当时在密室中,林知清受到白发男子的攻击。

江流昀毫不犹豫地便让林知清跑,自己断后。

但这样的情况下,他被白发男子拉住腰带,丢了那一根可以驱使白发男子的笛子。

这真的是巧合吗?

林知清不信。

他当时可以按住自己的佩剑,却不记得还有一支笛子。

也正是因为丢了笛子,几人才被白发男子以及笛音困住,多了许多麻烦。

倘若这些都是意外,无非太巧了一些。

第211章 大盛的规则

若是江流昀真的对刘府十分熟悉,甚至与刘邙熟识,之后的事便也解释得通了。

为何当时在刘府闹了那么大的动静,江流昀却能全身而退。

为何他不懂心理学,还能穿过那个荒草地的催眠阵。

甚至在面对两条路二选一的抉择时,他刻意指出了一条看似安全的路。

林知清根本不敢去想,倘若她当时听了江流昀的话,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的结局会是什么。

还好……林知清轻轻舒了一口气。 她甚至想到了同陆淮和堂兄去刑场踩点的那一天,突然冒出来追杀自己的黑衣人。

当时她便觉得刘邙和皇室都不会在林家大厦将倾的时候多此一举,暗杀林知清。

因为他们心中都已认定林知清翻不出浪花来了。

唯一知道林知清还有应对之策的,除了林家的几个人,便只有陆淮、陆南月、江流昀了。

明显,江流昀使坏的可能性比陆家姐弟更大。

林知清并没有忘记,陆淮同自己是有交易的。

他的目的是通过这件事让某些人看清楚朝廷的嘴脸。

综合来看,江流昀派人暗杀林知清得到可能性最大。

还好在执行刑场的计划时,她怕走漏消息,特意留了一手。

那些关卡在她的脑海中早就有大概的设想,只是在行刑的头一晚上,她才提了出来。

至于布置场景,那都是大家一起行动弄出来的。

第二天他们就各司其职了,这中间刘邙的行踪一直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有人想报信都没办法靠近。

也恰恰是林知清的谨慎,才让计划得以成功推进。

只不过,即便如此,江流昀还是在其中搞了不少的小动作。

轩武门之下的那一场打斗,倘若林知清没留后手,江流昀刻意败在白发男子的手下,整个计划都会崩盘。

这些疑点,都无法让林知清把江流昀射歪的那一箭再当作意外。

甚至他的旧伤复发,很可能都是为了麻痹大家而找的借口。

当时人手不够,林知清只能让林泱泱带着自己以及陆淮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林十安也在那之后赶回了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