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林知清打了个响指。
人总是会通过对其他人表情和状态上的主观判断,去猜测里面包含着的意思。
林知清所做的,便是提前利用心理暗示,在大理寺的官员心中种下了自己要劫刑场的事。
在特定的时机,只要林家人表情不对,那些官员便会通过这个心理暗示自己脑补,从而说服自己:
没错,他们之所以这么冷静,就是觉得劫刑场之后还有一丝生机。
所以,他们就是要劫刑场!
这个逻辑在那些人的脑海里形成了闭环,所以他们不愿意放过这个可以一口气将林家连根拔起的机会。
而当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时,林知清便成功了。
这就是心理学的巧妙之处。
比起刘邙依靠各种感官和物体来创造催眠的环境,林知清这种心理暗示的手段要更高明一些。
它的好处就在于,目标人物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他中了心理暗示。 因为事情的发展趋势是按照他自己脑海里的逻辑走的。
换句话来说,这跟自己催眠自己也没什么区别了。
林知清将这些东西向林泱泱仔细解释了一遍。
其他人也侧耳聆听,在这个过程当中,倒是明白了不少同鉴心学有关的知识。
林泱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清妹妹,若是换别人同我解释这些东西,我肯定听不明白。”
“但那些听得人犯困的东西怎么一到你嘴里我就有兴趣了?”
“小清儿这张嘴我是服气的,若是改日我去采买药材,定要带上你好好讲讲价。”陆南月也忍不住赞叹。
林知清却摇了摇头:“哪有你们说得那么夸张,这还只是第一步呢。”
“第二步是什么来着?清妹妹,你再说一遍,我忘了。”
“哎呀,林泱泱你真笨,小清儿已经说过好几遍了。”
林十安看着打打闹闹的三个人,心中镇定了不少,因那道圣旨笼罩着的惆怅仿佛也消散了许多。
他刚想加入讨论,可一眨眼,恰巧看到了对面的江流昀和陆淮正用一种十分欣赏的眼神看着林知清。
不!
不是欣赏!
那种眼神分明是……爱慕。
这个念头出现的那一瞬间,林十安一愣。
他又怎么知道那是爱慕呢?
正在他走神的时候,林知清点了点桌子:“堂兄,你还记得白日间我们讨论好的布置吗?”
“记得,记得。”林十安回过神来,连忙点头。
“那你们呢?”林知清看向陆淮与江流昀。
这二人异口同声道:“记得。”
“如此,我便放心了,大伯,四叔行刑当日你需得多注意一下,看看有哪些官员到场了。”林知清看向林从礼。
林从礼微微颔首。
现在他明显已经对林知清比较信服了。
林泱泱和林从礼这父女俩倒是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全心全意相信林知清时。
无论林知清说什么,他们在事成之前都不会问“为什么”,只会点头去做。
林知清之所以会额外叮嘱这么一句,是因为她怀疑,四叔的事不完全是刘邙的手笔。
或者换种说法,刘邙背后很可能还有大人物。
这不是林知清凭空想象出来的。
自从她在刘邙府上拿到证据之后,便产生了这种怀疑。 因为一般人做了坏事以后,第一时间肯定是会销毁证据的。
但刘邙不同,他将证据放到了他自以为安全的地方。
当然,一般人确实没办法从催眠阵当中脱身,又从武功高强的白发男子手中逃脱。
抛开林知清会心理学这一点不谈,这个世界上能拿到证据的人屈指可数。
这就牵扯出来第一个疑点,他留着证据干什么?
林知清思来想去,从另外几封记录着朝廷某些官员把柄的书信来看,她只想到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的说法。
那就是刘邙要将那些证据作为他自己握着的把柄,在关键的时候说不准可以拿出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