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 第84节(1 / 2)

……

想到这里,刘青云忍不住问道,“你这包子是哪里买的?”

……

然而回答他的只有无尽的沉默。

而苏记快餐店这边也迎来了之前的老食客,不过这次不是馄饨店的老食客,而是从前苏梨卖卤菜时候的老食客,多亏前段时间苏梨让大家卖卤菜的时候的宣传,所以许多人都知道今天是苏记卤菜开张的日子。

林景早在听说苏梨盘了铺子要卖早食的时候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了,总算在今天等到了。

他一来依旧跟从前一样先给5两银子作为他后面预存的饭钱,接着将自己特意准备的贺礼递给陈氏和苏梨,是一副书画,上面画着采莲时的情景,很是惬意写实。

“这是我自己画的,希望陈娘子和苏小娘子不要嫌弃。”林景有些不好意思,他原本是想送一个貔貅摆件的,但是又觉得太俗气,这才自己画了一副画。

苏梨原本就想买画装饰铺子,苦于太贵没买,见林学子竟然送她画,还画得这样好,十分惊喜,道完谢,当即就要挂在铺子里。

林景见自己的画被夸赞和重视,也挺开心的。

不过他更开心的还是吃到好吃的美食,尤其是这汤包,怎么这样好吃!林景简直幸福得要冒泡泡了,一连吃了五个汤包,三个肉包和两个花卷才停下来。

要不是他想着要减肥,他还能再吃一些。

“我就先走了。”吃饱,林景站起来告辞,这才离开。

害得苏梨想要把银子还给对方都来不及了,只能等后面再说。

除了林景,还有林娘子也派下人来给苏家贺喜,林娘子送的是酒,点心等东西,苏梨和娘陈氏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不好辜负别人的一番好意。

那下人也不是别人,是第一次去的时候给苏梨她们开门的那个婆子和一个丫鬟,见苏梨收下,这才拿银子和食盒出来让苏梨捡些包子馒头回去给林娘子吃。

苏梨照着每个样式都捡了几个,递给婆子,同时表示不用给银子了。

然而那婆子却不肯,“我们娘子说了,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银子自然是要给的。”

显然,林娘子早就预料到苏梨和陈氏不肯收银子。

苏梨还是不肯要,结果那婆子却把银子扔下就走了。

闻府,

“娘子,果然跟你说的一样。”婆子回去后,忍不住跟自家娘子将刚才苏家不肯收银子的事说了。

林娘子笑了下,没有说话,要不怎么说她会对那苏家人那么好呢,就是因为她了解苏家人的品性,是知恩图报的,若是那狼心狗肺,不懂感恩的她是决计不会让人送贺礼去的。

“行了,把吃食摆上吧,娘子还没吃早食呢。”这时,旁边的丫鬟打断了婆子讨好的话,吩咐道。

那婆子这才闭嘴将食盒拿去里间。

丫鬟趁机劝道,“娘子,听说那食铺生意不错呢,好多人都去那里吃,你也去尝尝?”

第105章

林氏颌首,由旁边的丫鬟扶着她去帘子后吃饭。

雕刻冰片纹的圆桌上,包子和各色小菜早点整齐的摆放在上面,林氏坐下。 丫鬟一一介绍道:“这是灌汤包,这是小笼包,这是鲜肉包…”

林氏顺着话看过去,第一眼就被如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包子吸引,“这是什么包子?”

“小笼包,娘子可要尝尝?”

林氏点头,丫鬟得到首肯才将包子夹到林氏面前的碟子里。

林氏这才拿起筷子夹起小小咬了一口,

别说,原以为这么小的包子,肉馅一定不多,没成想一口下去,皮还挺薄,葱香混合着肉香,咸香浓郁,口齿留香,林氏嘴不算小,两口就吃完了一个。

“不错。”她赞道。

丫鬟见状,开口道,“娘子试试这个汤包,奴刚去许多人都在买呢。”

“倒是许久没吃了。”长安也有一家汤包铺子,林氏从前未曾出嫁的时候,隔三差五便与好友约着一起去吃,她一口气能吃3个,好友只能吃一个,每当这时,吃完的好友就会一脸崇拜的看着她,夸她吃得真香,那时的日子多么自在,仿佛永远不会改变,可世事无常,好友的音容相貌犹在耳边,两人此生却再也见不着了…

林氏不忍再想,收回思绪,这才吃起汤包来,汤包还有些余温,装满汤汁的汤包看上去像似乎有些不堪重负,轻轻一碰里面的汤汁就来晃荡,林氏将汤包夹起放置在勺子上,轻轻咬了一小口,汤包里的汤汁便顺势流了出来,一股浓浓的鲜味霎时扑面而来,除了用一个鲜形容,再也找不到别的字。

这汤包倒是比长安的还好吃许多。

然而林氏却只吃了一个就再也吃不下了,许是想起从前,又许是胃口不好,其余的她都赏给身边的下人吃了。

另一边,没用多久,苏梨今天做的包子就全部卖完了,来不及清点挣了多少银子,苏梨和陈氏等人则又一起准备起中午的饭食,卤菜昨天晚上卤上的,倒是不必再做,除此之外,辣炒猪蹄,酸菜鱼,回锅肉,鱼香肉丝,红烧肉,韭菜鸡蛋,辣炒白菜,烩萝卜,山药炒木耳,麻婆豆腐等等则是今天要做的。

几人分工明确,莫氏和卢氏还有陈氏负责杀鱼宰鱼和洗菜,苏梨和苏红则负责切菜炒菜,吴婆子负责烧火,苏桃和苏老头兼顾照看前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不至于忙得晕头转向,若是谁暂时做完了自己的事情还能互相帮忙。

就这样,伴随着明晃晃的太阳升起的,还有从苏记快餐店飘出去的饭菜香味。

住在周围的人们,早在苏梨炒第一道菜的时候就闻到了。

其中一对新婚夫妻里的丈夫从衙门当值回家吃午食,一边洗手一边说道,“隔壁开了家新的食铺,今日趁我娘不在,你就别做饭了,咱们出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