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拔刀了吗 第122节(2 / 2)

冯十一正怔神,陈枕舟迎了上来。

“嫂嫂,可有用过晚膳了?”

冯十一回神:“用过了!”

陈枕舟在这等着本也只是为了确认他嫂嫂是否安好。如今见到人平安归来了,他也识趣不多扰。

“时辰不早了,嫂嫂既回来了,那早些休息吧。我不打扰嫂嫂了。”

陈枕舟作势要走,冯十一叫住他。

“我过几日要搬淮王府去住一段时日,你要不要随我去?”

陈枕舟先是一愣,后是一笑:“阿兄没和嫂嫂说吗?过几日,我也要出门。近来京中繁杂,先生说要带我与几个同窗上山闭关一些时日。不过也不远,就在京城外,我身侧也有护卫。嫂嫂不必忧心,嫂嫂在京中若有事,尽管派人来传信,不过半日我就能赶回京中的。”

陈枕舟这么说,冯十一也松下心。

她夫君都想到温姮了,自己的嫡亲表弟怎么会没有安排。

而温姮在她这,其实也并不如陈枕舟重要。 一个是他夫君的嫡亲表弟,一个是她夫君已经另嫁他人的前嫂嫂,甚至还是和她夫君的阿兄都

没有成礼的前嫂嫂!

孰轻孰重,她内心自有掂量。

她今日,和赵靖川说的,也是她的真实念头,甚至她的话已经算客气的了。

她会应下护着温姮,与温姮本人无关。全是因为她那重情的夫君在意。

但她夫君的这份在意,还有温姮本人,加在一处,能让她应下一月,已经是极限了。若是以往,她才不会管什么温姮死活。

自从和他成婚后,她不否认,自己好似心软了些,心也善了些。

但也就软那么一点,善那么一点。

多的是再没有的。

而她今日会和赵靖川明言这一个月的期限,除了让赵靖川心中有点数之外。也是想借他的口,让他知道。

她坚信,他和赵靖川一定在筹谋什么她不知道的事。他让她留在京城,也绝对不是为了让她守着温姮。

至于他到底筹谋什么,待她去西北看了就知道了。而这一个月,也是她给他的自由时间。一个月后,待她到了西北,他最好给她老实些。

想到此,冯十一的面色也不由沉了下来。而她沉脸,使得立在她面前的陈枕舟不由忐忑。

“嫂嫂若是不想我随先生上山,那我便不去。我陪嫂嫂去淮王府。”

冯十一:“不用了,你随你先生去吧。安心读书。我无事,倒是你,有事让人及时传信。我会赶过去的。”

听风阁一事后,她夫君这表弟在她心中的印象便是,单纯好骗……若不是知道他如今学业重,随的先生似乎还是一位大儒,冯十一还真不一定会让他去。

看着那张与她夫君神似的脸,冯十一又添了一句:“将我给你的戒指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陈枕舟乖巧应下:“知道,嫂嫂。我会带着的。”

见状,冯十一点了头:“好了。你去睡吧。我也回房了。”

屋子里,温暖如旧,只是少了那道时时杵在她眼前的身影。脱下衣裳钻进被褥里,身侧也没了她熟悉的冰凉身体相贴。

仰头看帐,冯十一轻叹一口气。

前两回,她抛下他时,都是他惹了她,她多多少少是负着气走的,所以她感觉不算强烈。这一回,她与他之间正是浓情蜜意时,他骤然就走了,留她一人,还呆在这满是他留影的屋子里,她真的不适应。

而眼下躺在被褥里,她发觉,她也真的有些想他了!

他呢,上两回她离开他时,他是不是也是这般!

瞪眼看着床帐看了许久,冯十一没有丝毫困意。将沾满他气息的枕头拉到怀里抱着,依旧没有困意。翻来覆去几回,冯十一索性坐起身,翻出昨夜才给他用过的迷药,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沉沉睡去,不再想着他。

就这么麻木过了两日,赵靖川照原先说好的,要出京了,派人来请冯十一。

冯十一随意打包了几件衣裳,出门时,正好撞见了官府在赈灾。

暴雪后,她大门不出,与夫君日日呆在宅院中。吃喝俱全,暖炭也足,所以对这场暴雪并无什么实质感受,觉着无非就是大了些。

而今,出了门,见到街上熙熙攘攘,面无血色,在寒风暴雪中哆嗦着身子取着稀薄杂粥的百姓时,她才意识到这场暴雪对寻常人影响有严重。

看长长队列中还夹杂着哆哆嗦嗦的孩童,再看到沿路不少富贵人家设的粥棚时,冯十一心下一动。 下马车时,冯十一递给忠平厚厚一叠银票。

看到那叠银票,忠平愣了一下。

冯十一:“拿着,寻个地,设一个粥棚。只一点,这粥棚只接济流浪孩童还有寻常人家十岁以下的女童。领了粥也得盯着他们当场喝了,不能带走知道吗?”

在市井流浪过,又在江湖这么多年,冯十一最清楚,除了流浪孩童,日子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底层百姓家的女童。不管是平日里还是灾难来时,一家子里,最容易被忽视被舍弃的,大多都是年纪尚小的女童。

这种关头,能给那些女童一口饭吃,也许就能让她们不至于被家人抛弃。

至于为了自己能有饭吃,将女童卖的人家。那她是管不着了。

看着举在眼前的银票,忠平迟迟未接,冯十一蹙眉:“愣着做什么?接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