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秀才公我倒是知道,这小三元是什么意思?我白日在幸福居听那些书生讨论,这小三元好似很厉害的模样。”

面对赵嫂子的疑问,郑颢解释道:“本朝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倘若有人在前三场科考皆取得头名,则称之为小三元,相应的,如果有人在后三场科考皆取得头名,则称之为三元及第。”

听完郑颢的解释,赵嫂子眼睛一亮,“这般说下来,你不就是独一份吗?”

郑颢道:“若据本县县志记载,从前至今,本县确实未曾出现过小三元。”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嘴上喃喃着,赵嫂子转头对顾霖道:“霖哥儿,郑小子不会真是文曲星下凡吧?本县头一位小三元,我这心砰砰砰地不停跳,要不然,我们改天找个好日子去庙里拜拜?”

从前没有来县城,只拘于下河村一方小天地,赵嫂子虽知晓读书困难,但不知道具体难在哪里。

是难在束脩上,还是难在其他方面?

或许于大部分人而言是前者吧。

私塾收的束脩相当于普通人家七八口人一年的口粮,寻常老百姓能送自家孩子进私塾读个一两年,已是花去大半家财。

更不要说供其科举了,怕是要把家底都掏空了。

从前,赵嫂子便一直以为读书困难是因为钱财不够。

但来了县城后,每日接触的读书人多了,赵嫂子耳濡目染下,便明白许多人读书过程中遭遇的穷困并不算困难,真正的困难是被他们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

多少人读了十几年,几十年,却仍不知其意,最多只能止步于童生的功名。

而郑颢不过进学三年,在书塾待的时间还没有别人的零头数,却从县试到院试,三战三胜,皆取得头名。

赵嫂子骨子里是信奉神灵的,她觉得冥冥之中有神灵保佑郑颢,令其一路顺畅坦荡。

见赵嫂子越说越离谱,都扯到神灵身上去了。

顾赶紧上前拍拍她的手臂道:“嫂子你冷静冷静,小颢就是聪明一些,你是看着他长大的,他是不是文曲星下凡你不知道?”

顾霖:“更何况,我们一年里除开祭拜祖宗外,都没拜过几次神明,如此不诚心,文曲星哪会降生在我们家。”

赵嫂子闻言,连呸几声:“神仙莫怪,神仙莫怪,家里小孩不懂事,不知者无罪。”

赵嫂子边念叨,边转头瞪向顾霖道:“还不快些和我一起做,你年纪小不懂事,和神仙认错后,对方肯定不会怪罪你的。”

顾霖原先还想再劝,但看到赵嫂子扫向自己充满威胁的眼神时,顾霖立马屈服,跟着对方的动作,嘴上连呸了几下后念叨起来。

然而,即便做了后,顾霖也逃不过来自赵嫂子的说教。

看着身前滔滔不绝教育自己的赵嫂子,顾霖的眼里闪过痛苦之色,早知道就不在赵嫂子面前随便说话了。

看着顾叔愈发生无可恋的表情,郑颢上前将对方从赵嫂子手中解救出来。

郑颢对赵嫂子道:“婶子,顾叔所言虽失分寸但也无过错。相较神明护佑,文曲星转世的言论,我更相信如果没有顾叔对我的养育教导,我即便再聪慧,也没有入学科举的机会。”

“我今日种种成就皆受顾叔恩赐,与其他任何事物都没有关系。”

被郑颢拉到身边,顾霖听着对方的话,立马抬手,拍了拍对方放在身侧的手背。

郑颢微微侧头,顾霖轻瞪了他一眼。

郑颢不动声色地安抚着顾霖,示意对方无事。

怎么可能无事。 见劝不住对方,顾霖没有办法,已经想好待会儿赵嫂子生气后,自己该怎么哄对方了。

不想郑颢话落后,赵嫂子的脸上划过几分若有所思。

而后,她对郑颢道:“你说的有道理,文曲星不过是戏文编造出来的,你能走到今日,都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和霖哥儿的支持。”

亲眼看着由气急转变为慈爱的赵嫂子,顾霖双目微微睁大,嘴唇微张。

他看向身旁的郑颢,只见对方神色淡然,如果不是自己一直站在旁边,顾霖都要怀疑郑颢是不是给赵嫂子喂迷魂药了。

要不然赵嫂子怎么变化这么大?

顾霖对赵嫂子抱怨道:“嫂子,我刚才讲那些话时你都说我,小颢讲了,你却不教训他。”

瞧他面上的委屈,赵嫂子嗔怪道,“我又不是天生爱骂人,郑小子说的有道理,我自然就听了。”

顾霖却觉得自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嫂子,你太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