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2)

翌日。

赵嫂子给赵大根收拾好包袱,顾霖和郑颢同赵嫂子一起送赵大根出城门。

待赵大根上了牛车,牛车驶动起来,渐渐离开视线之内,直至看不见后,顾霖转头看向一旁的赵嫂子。

只见赵嫂子呆呆地看着前方毫无人影的道路,顾霖心里想着安慰对方的词汇,但不待他开口,赵嫂子便好似立马回过神来,转头对顾霖道:“走罢,霖哥儿,食客快要来了,别耽搁了生意。”

原本担心赵嫂子在故作坚强,顾霖时刻注意着对方的情绪变化,但看到赵嫂子接连几日都和往常一样干活,且和食客们说说笑笑,有来有往。

顾霖便知道赵嫂子是真的放下了。

见到如此富有蓬勃生机的赵嫂子,顾霖也跟着放下心来。

第45章 人才

多了一个余哥儿在幸福居后,顾霖能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轻松了许多。

刚开始几日,余哥儿对店内的生意还很生疏,免不了束手束脚的,所以只能在一旁给顾霖和赵嫂子打下手。

但很快,余哥儿对店内的活儿渐渐上手了。过了四五日,其手脚麻利程度和顾霖赵嫂子有的一拼。

若说这些的话,顾霖还没有多大感受,令他真正感到意外的是,短短几日间,余哥儿从磕磕巴巴到能大方自如地和食客们交流了。

甚至,面对食客们忽然爆发矛盾的情况,余哥儿也能做到临危不惧,妥善地调解好双方的矛盾。

顾霖非常惊喜,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人才。

自从开了幸福居后,顾霖的精力便有限起来,脚步不敢迈的太大,整日忙活幸福居的事情便耗费他大半心神了。

如今,余哥儿表现出来的机敏,于顾霖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顾霖心思微动,不过,看着店铺前面同食客算好银钱的余哥儿,顾霖知道自己不能操之过急。

余哥儿刚刚上手幸福居的活儿,许多事情,还需要给对方一些适应的时间才行。

过了一个多月,一天傍晚,幸福居最后一位食客离开后,余哥儿和赵嫂子一起收拾铁锅关闭店铺。

待一切收拾完毕后,余哥儿准备回下河村了。

顾霖叫住余哥儿,余哥儿转过身子来,看向顾霖,顾霖问道:“余哥儿,你以后想不想住在县城?”

余哥儿神情显出一些意外和讶异,好似没听懂顾霖在说些什么,他对顾霖道:“霖哥儿,你的意思是?” 顾霖唇角微挑笑道:“你来县城这一个多月,肯定能感受到县城和下河村的不同。难道你不想把陈小六,和陈六爷接到县城住吗?”

余哥儿想吗?

当然想!

这一个多月,他虽只有白日待在县城,而且只待在幸福居里,但见到的来来往往的人,各色各样的东西是在下河村待了十几年都没有看到过的。

热闹的街道,各色各样的人,有谈吐文雅的读书人,有热情叫卖的商贩,一条街道上,衣食住行都能解决,生病了走几步便有医馆,方便的不行。

陈六爷年纪大了,阴天下雨的时候,身子骨总是疼痛。若是住在县城里,疼痛的时候便能请大夫扎几针缓解,哪像在村子里只能靠着自己硬挺过去。

可是县城的房子租金昂贵,哪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够住的起的。

余哥儿微微垂首,神情划过几分黯然。

看出了余哥儿的心动,顾霖道:“若想立刻租买下县城的房子是不可能的,我也是存了许久的银子才租下如今住的房屋和店铺。若是你好好干活,攒些银钱等下一年也许就能带陈六爷和陈小六来县城住了。”

余哥儿的脸上显出动容和犹豫,但想到家里的债务和自己的工钱,怎么可能在县城租房子呢。

余哥儿心里微微叹气,对顾霖道:“霖哥儿,我们家还有债务要还,短期内不可能来县城居住了。”

顾霖对余哥儿道:“那之后如果我每个月给你二两银子的工钱,培养你成为掌柜,怎么样?”

余哥儿瞬时被顾霖说的话砸懵了。

他没有听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