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 第146节(1 / 2)

跟随在镇北侯身边的王锦云连忙进言道:“侯爷,现在不是管这些已经被烧光的粮仓的时候,先赶紧去扑灭那些大户人家的火势。”

王锦云倒不是多么爱惜这些城内的百姓,而是因为……“如此平阳城内还有粮食的大概就只有这些居民了。”

王锦云的提议,与其说是派人去帮忙扑火,倒不如说是派人去抢粮食。

镇北侯可不会去想自己派军队抢了平阳城居民的粮食,让城内居民都饿死,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名声,或者是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他只知道,自己军队要是没有粮食养兵将,这些自己仗之纵横的军队第一个要反噬的就是他这个主人。

镇北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王锦云的建议,派人去抢粮食。

先抢存粮多的大户人家,抢完大户人家,镇北侯被这种缺粮危机搞怕了,为了有更多的粮食存货,他连普通百姓人家的存粮也不放过,派人洗劫了全城百姓的存粮。

镇北侯光顾着派人去抢粮食,对于救火反而一点也不积极,于是这些平阳城的百姓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家,还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

如今平阳城还落入这些劫匪一般的镇北侯军队手里,百姓们惶恐不安,觉得没有了活路。

但好在镇北侯也看不上被洗劫过一遍又被烧了个遍地精光的平阳城,带着抢来的大批收获离开了,只留狼藉满地哭声震天的平阳城四面城门大开。

还活着的那些百姓拖家带口的逃离这里,他们下意识的往更繁华的南方逃去,而南方生活条件最好的就是江南,特别是已经被林柊打造成自己大本营的黎城。

只有黎城是对外来的流民来者不拒,好生安顿的。

闻声而来的流民数不胜数,林柊都想办法将人给安顿了下来,他的军队也是从这些流民之中招收青壮,扩大规模。

林柊从司源那里得到了高产量的良种,暗中大面积种植,收获了高产量的粮食,足够他养活自己的这支军队了,他甚至还有足够的粮食和银钱养了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骑兵。

将黎城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林柊,差不多也快将自己的造反练兵行为放在明面上。

而黎城的名义上管理者官员们,一个个都在林柊的威逼利诱下装聋作哑,有些甚至直接就暗中投靠了林柊。

毕竟朝廷式微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打个农民起义军都打得那般艰难,各地造反势力层出不穷,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投靠一方造反势力博一个从龙之功呢?

反正是暗中支持,又不是明面上支持,就算这股造反势力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继续在朝廷当官。

如今朝廷官员差不多都是类似的墙头草思维。

林柊也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种想法,才成功把黎城的官员变成了自己人。

这些人倒向林柊之后,林柊当然不会再给他们倒向朝廷的机会,他拿捏着他们投靠自己的证据,一旦他们有两头下注的想法,他就能把证据公开,逼迫他们只能选择他。

林柊当然不希望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所以他只是对这些官员们展示过自己拿捏的把柄和证据,暗示了一下这些老狐狸们,然后这些官员们自然心知肚明,不会让事情发展到大家都难堪的地步。

被迫完全上了林柊贼船的官员们,也因此获得了林柊的部分信任,能够稍微了解到一些林柊暗地里做出的那些布置。

虽然他们还不够资格了解到惠民商会和高产量粮种的事情,但他们已经了解到林柊暗地里训练的军队有多强。

这是林柊故意展示给他们看的肌肉,也是让他们对他更有信心。

打天下说到底还是要看拳头硬不硬,军队就是拳头,看着林柊私底下训练出来的身强体壮装备齐全的兵马,谁见了都信心十足。

毕竟跟打个起义军都打不赢的朝廷军队比起来,林柊的军队简直就是精兵中的精兵。

平阳城的百姓变成了流民,有人千里迢迢的来到了黎城。

早就收到消息的林柊做足了准备,将这些流民都安置了下来。

第207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林柊忙完安置平阳城流民的事宜之后, 回到林府,跟司源抱怨道:“爹,我真没想到镇北侯居然这么蠢, 他就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吗?居然劫掠平阳城百姓的口粮, 这跟那些匪徒有什么区别?就这样的人居然还敢逐鹿天下?”

被司源教导的林柊, 非常清楚民心所向有多么重要,他一直很努力的经营着自己的名声,如今江南之地, 谁不知道他林柊是个大善人呢。

林柊虽然蛰伏,但不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圣人,他没有掀旗子造反,却已经在为自己之后逐鹿天下造势了。

他对付镇北侯,也只是因为镇北侯盯上了他经营出来的惠民商会, 想给对方一个教训, 顺便削弱一下未来的竞争对手。

但没想到镇北侯一个想造反的人, 居然能蠢成这样。

司源悠闲的拿着水壶浇花, 自从把林柊培养出来之后,林柊除了刚开始着手经营势力时还需要司源的指点,到了后面他差不多就能自己独当一面了,司源也正式退居幕后,不再插手林柊的事情。

现在听见林柊的抱怨, 他也没停下手里浇花的动作, 语气淡淡的说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就是如今百姓对官兵的看法。朝廷的官兵早已把劫掠百姓当做正常创收的方式了, 毕竟军饷不能按时发下来, 他们想吃饱饭就得自己动歪心思,那么挥刀欺负更弱的平民百姓就是他们能做的事情。镇北侯手底下的兵, 也是一样的。”

这个天下早就腐烂了,不然林柊产生了造反念头之后,司源也不会第一反应就是支持了。

林柊微微皱眉:“爹,你这话的意思是,镇北侯这样的行为不会对他的名声造成什么影响吗?”

大家都是这样的欺压百姓,都是这样的烂,论比烂镇北侯还没烂到底,难道说就因为这样劫掠百姓稀松平常,所以不会影响镇北侯的名声吗?

司源嗤笑一声,说道:“在跟镇北侯一样不把百姓当人看的达官贵族之中,镇北侯这种行为的确不会影响名声,但在百姓之中,人人对镇北侯畏之如虎,他已经丧失了民心。”

如果那些造反势力各个都像镇北侯一样没有什么民心,或许还看不出来民心的重要性。

但林柊早就在司源的指点下收拢民心了,有林柊作为对比,百姓是不可能会选择镇北侯这样的统治者的。

统治统治,自然是需要有足够的人口作为被统治者,皇帝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镇北侯名声差,他麾下的百姓不愿意留在他的领地内担惊受怕不知何时会被镇北侯纵兵劫掠,自愿拖家带口的前往林柊领地内过安定幸福好日子,这就是民心所向。

镇北侯领地的人口少了,经济就差了,没人种地了,也没有足够的青壮作为军队的补充了,镇北侯的野心也就没有了实现的基础。

当然,要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效果。

但如果林柊带兵去攻打镇北侯,那些愿意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百姓估计会数不胜数,没人愿意继续活在镇北侯的统治下,百姓都希望林柊来统治他们,这也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