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 第143节(2 / 2)

他是商户,他的身份地位的确与镇北侯相差甚远,但他又不贱,方家跟镇北侯离得十万八千里远,一南一北搭不上边,镇北侯有本事挥兵南下打过来再来要挟方家不迟。

隔着这么老远,一封信就想要方家奉上全部家产乖乖投效?真以为自己是什么龙傲天,虎躯一震霸气侧漏,所有人纳头便拜啊?

方父看着自己面前的林柊,还是个十几岁少年人的林柊如此身材高大威猛,俊朗的面容坚毅又沉稳,心想还是林柊更靠得住。

方家因为方圆跟林柊绑定得太深了,所以方家可以说是全家都上了林柊的贼船,已经下不去了。

方父已经知晓林柊悄悄养了几万的私兵,有了造反之心,要知道那支私军的粮草还是方父负责采买供应的。

方父在初知此事的时候,是害怕的,可是贼船上去了就下不来了,再加上林柊给的实在太多了。

林柊联合方家牵头,与其他商户一起组建的惠民商会,实在是太赚钱了,而且林柊是个非常大方的人,赚了钱也从来不是只揣自己腰包里,也没有忘记跟自己一起混的其他人,分利并不吝啬。

方家跟在林柊后面赚了很多,如今的方家早已不是什么黎城的小商户了,是把生意由南做到北的大豪商。

不然也不会有钱到被造反势力镇北侯给盯上了。

方家只是跟在林柊后头混,就能获得如此多的好处,这让方家怎么舍得从林柊的贼船上下来呢?

所以方家早就铁了心的要跟林柊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止是方家,惠民商会的其他商户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想法,毕竟这些年来林柊的表现是真的折服了他们,赚钱能力强、论功行赏从不吝啬、遇到叛徒也绝不手软、赏罚分明有能力,他又有粮有钱有私兵,谁都知道,林柊真要是掀起反旗,未必不能打出一片朗朗乾坤。 利益跟林柊绑定在一起的商户们没一个愿意下船的,毕竟他们举报了林柊,林柊大不了就是无法继续蛰伏下去,匆匆举兵造反,就算造反失败身死,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林柊手里捏着那么多的私兵,想弄死背叛自己的叛徒还是很简单的。

所以在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背叛没好处还可能死全家,投靠好处多多未来很可能还很光明,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脑子正常的人都明白。

而脑子不正常的人,也进不了惠民商会。

可以说惠民商会就是林柊造反的基本盘之一,是林柊未来势力的后勤部。

镇北侯给方家发了这么一封信,想吞掉惠民商会,就跟抢另外一个造反诸侯的后勤部没什么区别,怎么可能抢得成功呢?

方父对林柊一阵疯狂表忠心,林柊摆摆手,示意他消停一会儿,自己还是相信他的。

方父才问道:“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回复镇北侯的信件?”

林柊看着这封信,略一沉吟,忽而笑道:“你就回复说,嫡长子就该配嫡长女,你想为你的嫡长子求娶镇北侯的嫡长女,看镇北侯是什么反应。”

许嫁嫡长女给一介商户,镇北侯肯定不会愿意,还会觉得这是方家在挑衅他,是不识好歹。

不管镇北侯是决定暂时捏着鼻子答应下来,吞并了惠民商会之后再找方家算总账,还是决定放弃方家直接派人对方家动手……林柊都能试探出镇北侯现在的情况。

如果镇北侯答应了,这么看不起方家的镇北侯能捏着鼻子忍下屈辱答应许嫁嫡长女,那就说明镇北侯是真的缺钱又缺粮,不是一般的缺。

那么镇北侯就是一块软柿子啊,他或许可以尝试着去捏一捏。

如果镇北侯不答应,还想报复方家,就说明镇北侯的情况没那么危急,依旧还是那个傲慢的镇北侯,那么镇北侯派来的人林柊就完全可以拿下,审问北地情报或者是派人易容取而代之再放回去当细作,都是很好的办法。

林柊不过是转转脑子就想了这么多,方父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到这些的,但他足够听话。

虽然方父不明白林柊叫他用这种激怒镇北侯的回复方式写回信有什么用意,但他很听话的乖乖照做了。

信件被寄了出去,两个月后送到镇北侯的手上。

镇北侯只是展信一看,立刻被方父那看似恭恭敬敬实则挑衅的回复内容气得怒发冲冠:“竖子安敢如此欺我!”

他愤怒得就要撕掉手里的信,却被他的小舅子给拦住了。

第203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镇北侯的小舅子叫王锦云, 乃是世家王氏子弟,虽然只是出身旁支庶脉,但人还是有几分聪明的。

王锦云在科举考试方面没什么天赋, 连考多年科举都未中, 后来干脆住到姐姐姐夫家里, 撺掇着本就有造反之心的姐夫镇北侯直接举兵造反。

王锦云因为姻亲关系,又有些心狠手辣的小聪明,就成为了镇北侯信任的幕僚, 为镇北侯出谋划策。

就比如说镇北侯军队粮草不足,王锦云就给镇北侯出了个缺德冒烟的主意,安排一支军队冒充劫匪去劫掠那些没有背景靠山的富户,血洗城外那些刚收了粮食的村庄和地主,直接抢粮。

这主意虽然缺德冒烟丧良心, 但镇北侯并不在意那些人的死活, 他也不把人命当回事的, 所以觉得自己小舅子这个主意真好, 一下子就解决了他的缺粮危机。

不过抢粮到底还是抢不了太多,整个北地刚刚经历了大旱,大多数地方都是颗粒无收,只有少数靠近水源的地方还能运气不错的有点收成,却也不够他手下十几万大军太长时间的嚼用。

于是王锦云便又出了个主意, 盯上了南边来北地做生意的商会, 让镇北侯许嫁女儿借机名正言顺的吞并那些有钱的商会,把那些商会手里的钱粮都搞到手, 还愁养不起军队吗?

被镇北侯盯上的商会不止林柊的惠民商会一家, 还有其他商会也同样收到了镇北侯的信,信里也是差不多的内容, 许嫁嫡女换取他们的效力。

就是不知道镇北侯与镇北侯夫人王氏就生了一个嫡女,哪儿来的这么多嫡女被许嫁出去拉拢势力?

这主意也是王锦云帮忙出的,因为他觉得许嫁庶女都不值得,倒不如随便收养几个孤女记作嫡女,然后许嫁出去,那就是镇北侯名正言顺的嫡出女婿,镇北侯接收女婿的家业就更名正言顺了。

唯一不满的大概就是镇北侯夫人王氏和她生的嫡女了,她好好一个尊贵的侯府嫡女莫名其妙多出了许多外八路的嫡出妹妹,平白降了她女儿的身份。 可是王锦云是她亲弟弟,她娘家主动提议她丈夫这么做的,王氏又有什么底气反对呢?而王氏生的嫡女又与王家子弟定了亲,就算再不满,也不能出言反对得罪了王家。

于是镇北侯夫人王氏只能捏着鼻子默认自己名下多了一个又一个的嫡女。

王锦云拦下镇北侯撕掉信纸的动作,问道:“姐夫,这是怎么了?惹得您如此生气?”

镇北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将手里的信纸递给王锦云。

王锦云接过来之后,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他心头也挺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