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 第77节(2 / 2)

就算后面弟弟们长大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为了斗弟弟们,不再互相那么往死里斗了,两人关系也是差得一批,属于有机会就坑死对方的那种差。

周熙只是动用了自己安插在二皇子身边的眼线,给二皇子的幕僚透了点儿消息,二皇子的幕僚就自然而然给二皇子献上了一条计谋——揭穿陈家想扶持大皇子登基的野心,让皇帝彻底厌弃大皇子。

没有哪个皇帝会对自己的皇子觊觎自己的皇位不会心生不满的,哪怕这些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实,也不能在表面上说穿。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做得但说不得。

二皇子听到幕僚献上的这条毒计,只觉得这可真够毒的,如果其他竞争对手用这条毒计来对付自己,那自己肯定也会被父皇厌弃的。

所以二皇子就高高兴兴的把这条毒计用在了自己的大皇兄身上。

死皇兄不死本皇子嘛!

至于说通过这种方式把大皇子踢出夺嫡决战圈之后会得罪死陈家?二皇子表示他一点也不怕,反正他跟陈家早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了,陈太后这个祖母都几次三番的为难他和母妃,他才不会顾忌到这个不把他当成亲孙子的祖母呢。

二皇子效率挺高的,幕僚是早上献的毒计,他是上午告的状。

反正他和大皇子阵营斗了这么多年,早就拿捏了不少关于陈家与大皇子勾结的罪证,以前没放出来,只是因为他觉得世人皆知陈家是大皇子的母家,他们是穿同一条裤子的,他们勾结算什么罪证?至于陈家那些作奸犯科的罪证就更没必要拿出来了,皇帝还能为了一些贱民处罚自己的母家不成?不怕宫里的陈太后一哭二闹三上吊吗?

前几天太子的人参奏陈家之人作奸犯科罪证齐全最终被皇帝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二皇子发现这些东西可以换个角度去置大皇子于死地,立马就拿着证据入宫求见了。 皇帝对自己的儿子们,除了真爱给他生的五皇子得到他几分慈父心肠,其他儿子他见到之后就只想得起来他们背后的母家势力对自己的皇权有多大的威胁。

也只有没有母家势力支持的五皇子才能让他放心的寄托一腔慈父之心。

皇帝在听闻二皇子求见时,微微一怔,随即猜测到自己这个二儿子或许是抓到其他儿子什么把柄了,特意来找他告状的,正好他可以借此机会削弱一波某个儿子的势力,于是就点头允了他的求见。

二皇子进殿之后,就给皇帝扔下一颗大雷:“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万福金安!儿臣今日前来是要状告大哥勾结承恩公府谋夺皇位,意图不轨……”

皇帝顿时坐直了身体,因为他没有皇后,所以这个承恩公府指的就是太后的母家陈家,大皇子勾结陈家谋夺皇位意图不轨?

皇帝眼神冷厉的盯着下方跪着的二皇子,声音低沉的问道:“你可有证据?”

二皇子扬声道:“儿臣有证据!”然后他就从怀里掏出厚厚的一沓账簿和一些供纸,这些就是大皇子与陈家的勾结来往的证据,有大皇子为陈家违法犯罪抹平痕迹的证据,也有陈家为大皇子牟取钱财收买人心的证据……

太监总管从二皇子手中将这些证据接过去,然后呈到皇帝的御案上,皇帝仔细一一阅过,脸色越发的阴沉。

皇帝虽然早就知道陈家在支持大皇子,但大皇子毕竟是陈贵妃的亲儿子,陈家不仅是他这个皇帝的母家,也是大皇子的母家,天然站在大皇子的身后也很正常。

这也是皇帝忌惮陈家与大皇子勾结但又觉得他们勾结在一起很正常的原因。

其他皇子差不多也是一样的,他们的母家都是他们的天然支持势力。

但心中有数跟亲眼目睹到陈家与大皇子勾结的证据,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特别是在皇帝心中,陈家作为他的母家,应该就只忠心于他这个皇帝,而不是满怀野心的去支持他其中一个儿子想来谋夺他的皇位。

皇帝有种被陈太后陈贵妃和陈家一起联手背叛了的愤怒。

陈家帮大皇子弄这么多银子是想做什么?招兵买马造反吗?收买那么多官员是想做什么?逼宫造反吗?

原本皇帝对陈家和大皇子的忌惮只是他心底一棵刚刚冒头的幼苗,在见到二皇子呈上来的罪证之后,这棵幼苗迅速被浇灌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无尽的怒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着,皇帝愤怒至极的甚至迁怒到了二皇子头上,直接对他厉声呵斥:“状告长兄,毫无手足之情,滚出去!”

二皇子被吓得连滚带爬的退出去了,他不知道皇帝这是对大皇子和陈家生气,只是迁怒到他这个告状者的头上,还以为皇帝是对他生气,就算看见这么多的罪证也不想处置陈家和大皇子。

二皇子心中嫉妒皇帝对大皇子的偏心,灰头土脸的转道去了淑妃宫里。

他不小心惹怒了皇帝,总得让母妃帮自己转圜一二。

不过二皇子才刚在淑妃宫里跟淑妃说了此事,就有淑妃的掌事太监来报:“娘娘,殿下,贵妃触怒陛下,被降为贵嫔了。”

淑妃露出吃惊又恍然的表情。

贵淑贤德四妃的位分是正一品,贵嫔只是正三品的位分,陈贵妃一下子从正一品降为正三品的陈贵嫔,可以说是连降四级。

淑妃觉得若不是顾及到陈太后,只怕陈贵妃就不止是降到贵嫔,更低都有可能。

但就算是顾及到陈太后,皇帝也还是将贵妃降位,由此可见皇帝对贵妃的不满,或者说是对陈家的不满。

陈贵妃的降位,更多的是皇帝对陈家和大皇子的敲打。

淑妃对二皇子笑着说道:“我儿不必担忧,你父皇之前训斥你,并非偏心大皇子,只是太过生气才迁怒了在场的你,你最近少出现在陛下面前就是。”

二皇子也不傻,当然也从皇帝降位陈贵妃的举动中明白过来了,他有些懊恼的说道:“早知道我就不该自己亲自出面。”

他本以为自己举报大皇子和陈家勾结觊觎皇位,能得到父皇的嘉奖和欣赏,他还能趁机表现一下,比如告诉父皇自己跟野心勃勃的大皇兄不一样,他更孝顺父皇。

结果没想到不仅没有嘉奖,还被迁怒了。 早知道这样,他就该算计让老三或者老四老五去当这个出头鸟,或者让他一个手下的官员去举报也好过他自己亲身上阵。

淑妃倒是更想得开,说道:“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记住这个教训就行了。至于这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事,你父皇的怒火应该还是冲着陈家和大皇子去的,就算有太后保住他们,你父皇以后也不会再考虑大皇子继位了。”

二皇子刚高兴大皇子真的出局了,然后就想到了太子,脸色又垮了下来:“把老大扳倒又有什么用?上头还有一个太子呢,儿臣真不知道老五那家伙是怎么获得英国公支持的,明明他母家李家就是个破落户,给不了他丝毫支持,结果不仅父皇偏爱他,英国公也愿意支持他。”

想到太子有英国公支持,英国公可是手握兵权的重臣,以后父皇要是动了易储的心思,英国公手里的十几万大军就是太子拼命一搏的机会啊!

淑妃却轻轻一笑,说道:“正是因为太子母家不中用,你父皇才格外宠爱他。你父皇选中他为太子,英国公才愿意支持他。只要让太子失去了你父皇的看重信任,他这个太子也当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