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你这药膏好用啊,比我们那里的好用。”

果然,不能小觑了古代人的智慧。

真是可惜,这么好用的药膏怎么没流传下去。

说完,她又抹了一点,这次直接涂到了脖子上。

“你刚才说咱们通许县的粮仓里都是大豆?”

苏晚晚想起这个,怪不得县令会发愁。

“嗯,大豆饱腹度不高,但是做成豆腐酱油卖的的钱会多一些,县令的意思是想用大豆换成其他粗粮,还能多救济一些难民。”

沈渊这次去县城打听了很多东西,苏晚晚也听得热闹。

不过她的注意力还是在大豆身上。

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呈现,不过她也知道不可操之过急。

苏晚晚打了个哈欠,沈渊见状立马把药膏盖好,塞到了她的手里。

“赶紧去睡吧,明天不要早起做饭,多睡会儿。” 苏晚晚也没客气,拿过了那药膏。

“那好吧,你也早点睡,晚安。”

苏晚晚起身,她是真是困了。

沈渊在她身后为她打着油灯,直到她进了屋,才回身。

捏了捏自己的指尖,沈渊嘴角微微一咧,心情似乎有点雀跃,走路都有飘飘然。

第128章 全村都来看种红薯

苏晚晚第二日一早看到沈渊买的那一堆东西也是傻了眼。

好多菜和肉不说,还买了一堆的衣服,最重要的是有一身红嫁衣。

好在这嫁衣不像是她看的那些电视上的那些古代嫁衣,毕竟那也太华贵了,而且应该是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的嫁衣。

这嫁衣说起来就是一件红色衣裙,上面绣了一些花样。

布料也比其他衣服的布料好一些,看起来平日也能穿。

跟嫁衣配套的还有一个盖头。

小玥儿摸着那红色盖头,笑得眼睛都成了月牙状。

等爹爹和姐姐成了婚,姐姐就是她真正的娘亲了。

这红色嫁衣真的好漂亮,姐姐穿上一定好看。

“做饭到时候大伯娘会带着两个嫂子来做的,我还想把冯刚他们请来。”

沈渊已经把婚礼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苏晚晚自然不用操心,要按她想的,一切从简,还弄什么婚礼。

“嗯。”

她还是点了点头,随手拿起了自己和小玥儿的粗布衣服。

不得不说,沈渊挑衣服的眼光有进步。。

因为上头下了命令,通许县要安置所有难民,杜绝他们南下,那么这大柳树村也暂时安全。

按照沈渊的推断,最少两三个月难民都不会再南下。

而且沈渊还带回来一个消息,钦天监预测六月中旬就会下雨,听说钦天监挺准的。

不管如何,地也不能荒着。

至于难民若真是南下经过红薯地,他们也有其他办法。

苏晚晚换了衣服出来,沈渊见状,却是蹙眉。

“哪里用得着你下地,你就在家歇着,我去找人,二十文一天的价格,有人抢着来干。”

沈渊可不舍得苏晚晚下地干活。

这大热天,晒死个人。 苏晚晚看了看太阳,想了想也是,她也不想暴晒。

今天的任务是先把地给翻起来,然后把土壤隆起成小山状,使红薯苗能够立起来。

“那行,我给你们熬些绿豆水解暑。”

二十文的工钱是不用管饭的,苏晚晚自然也不想做那么多人的饭,只提供水好了。

沈渊不敢耽搁,拿着工具出了门,直接跑到里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