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2)

若说只因为风骨,丹卿却是不信的。

毕竟张英其人就不是那等迂腐死板之辈,他在康熙面前也没什么不能低头的,那他教出来的儿子,也不该如此。

可偏偏张廷玉就是一副宁死不辱的模样,即便胤礽几次三番敲打,叫他挨打受罚,他却依旧不改,最终还是出宫去了。

丹卿不太明白这逻辑,而胤禛却道:“良禽择木而栖,若非明主,又何须为其卖命?早早脱身,才是聪明人。”

这话说的却是过于直白,简直恨不得干脆直接说胤礽不行了。

“四哥你——”

丹卿有些担忧的劝道,“以后可别再说这种话了。”

胤禛面上有种不符合年纪的波澜不惊:“我说与不说,对你来说有差别吗?你我天天在一处,我的想法,又如何能瞒得住你。”

那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只要他不说出来,她就可以当做不知道好不好!

胤禛对于胤礽的不满其实早有端倪,说到底还是与佟佳皇贵妃有关。

丹卿从未将胤礽那夜与她说的话告诉任何人,但索额图被革职的太过蹊跷,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猜测,有心人只怕早就窥到了实情。

胤禛与佟家素来亲近,自然也更容易听到些风声,所以自从索额图被革职之后,他的言语中就经常透露出些许对胤礽的不满来。

只不过之前只是隐晦而谈,不像今天这般直接到让人想装作听不懂都不行。

“四哥,太子就是太子,而你永远不可能做张廷玉,”

丹卿郑重劝道,“张廷玉可以舍弃前程出宫,等待科举之时东山再起,甚至可以做个寻常文人,教书习文,不吃天家这碗饭,而你却只能是四阿哥。若是不该说的话传出去,会叫汗阿玛生气,也会累皇贵妃娘娘担心。”

张廷玉敢跟胤礽死硬到底,背后自有张英的纵容和破釜沉舟的底气,丹卿佩服他的勇气,却不等于认同他的做法。

不过这是别家事,她也管不着,但胤禛是她哥哥,她却是一定要劝的。

历史上的四大爷曾韬光养晦隐忍多年,最终才走上了胜利者的宝座,而如今的胤禛却像是个刺猬,虽然聪慧勤勉,但却锋芒太露,很多小心思连她都能看懂,更何况是康熙。

康熙不管他,一是因为他年纪小,只当他孩子气,二也是看在佟佳皇贵妃的面子上,对他难免纵容些,可其他倒也罢了,若是涉及胤礽,只怕康熙就不会有那么好的脾气了。

不管几十年后谁才是胜利者,至少现在,尊卑天定,不容质疑。

当然,胤禛如今对胤礽的不满并非是因为他想要觊觎太子之位,而是单纯的不喜欢胤礽的做派外加发泄发泄情绪罢了,听丹卿说得郑重,他便也点头应下:

“我知道的,只是跟你说几句罢了,今后不会再提了。”

丹卿跑这一趟想问的消息没问到,反而是差点被胤禛给吓死,之后的一段时日,她选择安安分分的再不去招惹他们,却也乐得轻松自在。

丹卿的六岁生日是在汤泉行宫过的,虽然康熙没空亲自过来,但却叫人送了许多礼物来,除了吃穿用的之外,还有如去年一样的一匣子金子,今年做的是桃花样式。

“皇上说了,另有其他赏赐估摸着四公主如今也用不上,就先都送到慈宁宫去了,等您回去了就能看着,”

来送赏赐的太监叫赵昌,虽然不及梁九功受康熙信重,却也是自小就跟着的,自然更能明白康熙的心意,知道这位四公主如今是康熙心尖上的,态度也就更加奉承,

“宫里的其他主子们也都给您送了贺礼,其他的皇上都叫先放在宫里了,唯有郭嫔娘娘的礼,皇上叫一并带来。”

他回头示意一个小太监将捧着的东西送到丹卿面前,“您快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