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1节(2 / 2)

这头把杨卫按下去,那头杨卫的媳妇又叫了起来,也幸亏王晓霞这几个下乡磨炼见多了泼妇闹街的闹剧,不然真要被这些人折磨疯。可没想到杨卫媳妇不是瞎闹,这女人一张嘴就爆出来个大料。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杨平的下场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和那个马晓蕊不清不楚,杨卫啊杨卫,老娘哪点对不起你?是别人有的我没有还是没叫你上炕村里人都说我生不出儿子,谁家男人每天说累说不行的媳妇还能生出娃来,敢情这力气都使在外头去了。你一次一次的在外面乱搞,如今还要连累老娘坐牢,你去死吧杨卫。领导,我不要坐牢,我要举报,我要戴罪立功,我举报杨平,杨平偷大队的粮食,他每年都会偷几千斤粮食运出去卖掉。他家地窖里还有他留着吃的稻谷,你们去看啊,证据就在那里。”

看着地上面目狰狞的女人,杨平面如死灰,完了,全完了!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了那么多年,做事情小心谨慎,连杨柳几个都没察觉出来。没想到最后竟然毁在了弟弟一家身上,如果能再来一次,他就不该管这个弟弟,让他去死。杨平不仅犯了包庇罪,还牵扯出私吞大队财产,几项罪名加起啦,足够他后半生在劳改农场度过了。

自己坐牢,两个儿子也要坐牢,其中一个甚至要被枪毙,杨平的老娘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抓着儿媳妇的头就把人往墙上磕,但她忘记了,她七十多了,以前打儿媳妇打得开心是人家不敢还手,如今新仇旧恨一上来,心中怒火正无处发泄的杨卫媳妇一拳就把她打倒,左右开弓几巴掌下去,牙都给她打掉了。要不是武装部的人和杨家小辈来拉,怕是能直接打死人。

至于杨卫媳妇为什么这么不管不顾,看着瑟缩在墙角看着这一切不敢上前的那个小姑娘就看得出来。那是两口子唯一的闺女,爹不疼娘不爱,事情闹到了现在,没人往她那里看一眼。所有人考虑的都是自己,连杨平的媳妇也在粮食的事情被曝光后,努力的撇清自己。

人性的卑劣,在这场闹剧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之前村民们还因为杨柳把“家丑”曝光出去的事有意见的话,那现在只觉得举报得好,看看搜出来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和黄橙橙的包谷,王晓霞还领着武装部的同志搜出了杨家的钱,一个普通的农村大队长,家里竟然有五千多块,这是卖了村里多少粮食才贪污出来的啊!难怪他们村年年收成不如其他村,杨平见天骂村民们懒,不好好伺候庄稼,原来是生了这么大的硕鼠。

老农们想起来,以前他们也怀疑过,明明几个村的包谷棒子看着差不多,为什么收成就是不如人家。杨平是怎么忽悠他们的,说其他村放卫星撑脸面,叫村民饿着肚子,他干不出这样丧天良的事。当时他们还觉得杨平这人虽然没本谁又奸滑了些,但起码心里是由村民的,还感对此欣慰过

牵扯到粮食,大家巴不得把杨平喝血吃肉,纷纷捡起石头朝杨平一家砸过去,杨平额头被砸中,瞬间起了一个大包,他呆呆傻傻的坐在那里,要多凄惨有多凄惨,但不会有一个人同情他,武装部的同志们也是怕打死人不好交差才把村民们劝下来。王晓霞带着杨平一家到了办公室,把人分开后来了一个突击审问,尤其是杨平替换粮食的细节。

这一查才知道这人竟然在粮仓里挖了一个小地窖,村民们把粮食收回来后,需要晾晒多日,每一日他都会把小地窖装满。夜里再由守仓库的人偷偷运走,这些人都是他信得过的子侄。粮食要在完全晒干后才会称重装包,所以这些年竟然让他年年得逞。北方的玉米亩产在300斤左右,云省因为地貌的关系要少一些,但也有280斤,梅子树有三千多亩玉米地,一年大几十万斤的收成,从中扣留个几千斤,确实很难看出来。这还只是玉米,稻谷和其他没算进去呢。好消息是,就王晓霞眼下审问的情况来看,这事儿是杨平带着自家子侄干的,其他村干部未曾参与。

如今群情激奋,梅子树选举大队长势在必行,好在杨柳一回来就叫人去通知了其他几个自然村的村民,此刻户主们都到梅子树了。王晓霞让武装部的人看着杨平一家,跟着几个村干部到晒场上开会。她上台发言,先是简短的斥责了杨平的恶行,又跟大家表示杨平一家接受完审判之后会由县里进行**,再送去劳改。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此次梅子树大队长职务县里不做干涉,由村民们自己选举心中认可的人。王晓霞甚至还把其他村干部拉出来走了一趟,要村民们表决对方工作如何,是否能继续留任村干部。 上头在发言,底下的村们们在议论纷纷,几个村干部都是各家选出来的,代表了各家的利益,村民们随大流,倒是也没有太多人跳出来反对他们。王晓霞没有时间做选票,便先问村民们有没有人提名村干部以外的人做大队长,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是大队长啊,谁不想做,他们还想自己提名自己呢。不过大家也有自知之明,晓得提了没有人支持也是自取其辱,说不定还会得罪新的大队长,梅子树这边没有提名,但让人意外的是,其他几个自然村竟然都提名了一个叫李承的年轻人,听说是刚刚退役的解放军。虽然那几个村一村只有十几户,但如今他们拧成了一根绳,人数竟然不少。

杨柳面上淡定,其实吓得一身冷汗,这真是让人没想到,如果不是沈白露给出的名额,她在杨平家还在闹得时候就和几个村干部通了声,此刻他们自家内部都商量好了,那她这次定然是要白忙活一场,为他人做嫁衣了。

选举的最后结果是,杨柳以压倒性的胜利取得了大队长的位置,不过眼下大队里少了一人,王晓霞也了解到其他几个村子日常被排斥在外的情况,便又对李承进行了票决,他顺利的进入了大队任职。目前因为整个村委只有杨柳一个女人,所以杨柳还兼任了妇联主席,反正文书眼看到了退休的年纪,后面公社会和他们村里自己协调,眼下太阳都快落山了,王晓霞便不再管那么多。县里还要追究杨平卖粮食的事,这种事情肯定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避免消息传出去夜长梦多,王晓霞只来得及匆匆和白露打了个招呼,便和武装部的人压着杨平一家回县城了。

白露也没想到,这新的大队人员李承,上任第一件事竟然是找到了她,对方开门见山。

“我知道这次杨柳能当上这个大队长是因为沈医生给出的学徒名额,沈医生别误会,我说这件事不是要威胁你们或者干什么,只是我们多依树、石头岭、莲花沟等五个村子也是梅子树村的一部分,还希望沈医生不要厚此薄彼,也给孩子们一个希望。您放心,不管杨柳答应了你什么,只要不是违背国家大义和人民意愿的事,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们几个村,都能做到。”

白露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目露欣赏,这完全是有备而来啊,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知道名额的事情。且没有用这事当成把柄来谋夺大队长的位置,而是拿来给白露卖好为村民们争取实际的利益,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说明他在部队**练得不错。听说是刚回来不久,这样的人进入了大队,杨柳的以后的压力怕是很大。但这是好事,对方人品好刚正不阿,和杨柳进行良性竞争,只会对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而且两人年纪相差十多岁,梅子树也不必担心后继无人的问题。

这样的人,以后必然不会为了偷国抢国那些小利益就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对白露的大计划来说,此人的出现是件好事。既然如此,白露也愿意卖个好。

“每个村子给你一个名额,这个名额我不挑资质,至于其他的,叫上其他人咱们边走边说。”

刚刚换了大队长,村民们眼下最大的事情就是扎堆八卦骂杨平,不过因为杨平以前就不怎么干活,所以他的倒台竟然影响不到村里的运作,至于其他换人的小事,干部们也不会急于一时,都是一个村的,杨平那一支如今连大队干部名额都没了。没必要整得太难看。所以眼下村里几人都有时间,白露便让杨柳叫上人,带她到梅子树周围的山头田地走走。

“梅子树这么好的水资源,小溪河边长野草可惜了,你们可以种植一些水菖蒲宽筋藤之类的草药,至于山头,前头那支山咱们不是看见些防风和黄连,这些也是可以适当干预进行种植的,把村民们的闲散时间用起来收集种子移植一波,费不了多少事,收获了卖进制药厂,年底分红的钱不就来了。”

白露还是和小河村一样的说辞,药材不能用农药化肥,顺便还提了一嘴春季可以派人去木家堡干活顺便学习草药种植的事。本来这方面鲁丽华懂得多,但这人才白露既然看中了,自然不会留在梅子树。白露又和几个干部说了学徒的事情:“这个名额是分配下去的,木家堡小学那边会发医书,这书只要不弄丢,放假的时候可以带回家看,也能自己抄写了给家里其他孩子看。如果发现有天赋特别好的孩子,可以送到木家堡考试,通过了那边也能收。”

白露打算收一波资质好的人做徒弟,但她一个个去找得找到什么时候,不如让村里先筛选一次。至于抄书这事儿,以木家堡眼下的情况,不可能把所有没有小学的大队孩子们都接收过来上学,她能做的就这么多。至于其他的,也要大家努力啊。

梅子树这一遭,白露收获挺大不仅得了人才,药材基地这事儿,基本也没跑了。眼下只剩一件事:马晓蕊肚子里的娃还没解决。

作者有话说:

宝子们热吗?广西现在38度,我已经热得要疯了,感觉空调都不凉了。

第47章 人人有暗伤的大队

“虽然胎儿小落了后恢复得要快一些,但流产损伤身体是无可避免的,有的人甚至因为落过一胎后留下后遗症,不孕不育或者习惯性流产都有可能,这些情况你自己得清楚。”

白露和马晓蕊都知道,她这一胎非落不可,这个时代对未婚先孕这种事情非常苛刻,马晓蕊也不可能把**犯的孩子生下来。但作为医生,白露必须告诉她可能出现的意外。

“没事沈医生,要不是你,我这条命早晚都得没。不能生就不能生吧,我已经这样了,没再指望嫁人,以后一个人过夜挺好的。”

“倒也不用这么悲观,你还年轻,往后的日子很长,总会遇见一个真心疼爱你不计较你过去的人,所以啊,这药吃了以后你要好好休养身体。我的建议是去木家堡后再吃药,那边不需要你强制上工,可以休息一个月再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粮食的事情也不用担心,我可以先借给你。”

白露之前就答应了马晓蕊让她去木家堡大队,村子里最不缺的就是长舌之人,她留在这里处境会很艰难。

“木家堡路难走,你一个人过去肯定不行,等梅子树大队选好去学习的学生后跟他们一起去,外婆跟丽华嫂子说一声,让她照应你。我还要去三里大队走一趟,大概四五天后返回木家堡,到时候再给你用药。”流产这事到底不安全,白露也不放心她自己喝药。

马晓蕊其实想跟着白露一起走,自从杨卫把事情叫破之后,大队里的人对她就起了异样。虽然杨柳私下骂过,不让他们议论,但哪里管得住别的嘴巴和眼睛,好在知青点的知青们因为莫薇薇的事情愧疚,对她倒是只剩同情,她现在都不敢出知青点的门。但白露她们是骑马走的,她去了会影响到白露,所以没说,接受了白露的安排。

白露骑马往三里大队赶,她是按照各个大队的地理位置决定顺序的,三里大队在梅子树下游的位置,同属于柳江公社,但两个大队在同一条线上,都和姚县更近些。走完这个大队,白露便打算回木家堡修整后再去其他大队。

说起三里大队,白露还有几个认识的人在这边,当初一起来姚县的知青廖芳,她的哥哥在三里大队,因为听说这个大队的风气好,何萍萍、黄安安、赵霞给廖芳送了东西买消息,最后都到了这个大队,一起来的还有两个男知青。几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白露在想着一起廖芳,殊不知在三里大队知青点,知青们也在谈论着白露。

“怎么样?确定是和我们一起坐车来的沈白露同志吗”

一群知青坐在院子里纳凉,见廖杰回来,廖芳递上一杯水,着急问道。廖杰擦擦头上的汗,咕咚咕咚几大口喝完,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沈医生就是那位沈知青,队长说跟你们一批来还带着妹妹,不可能是其他人了。”

“那真是太好了,沈白露同志是位非常热心好相处的同志,我们请她帮忙跟木家堡大队说说,陈可姐利索认真,他们那边应该能接收。”黄安安开心的道,其他人却没有那么乐观,看着躲在屋子里的人,想着她的性格和面对的处境,心里都不好受。

三里大队看着是一个正常的大队,和当初廖芳说的一样,大队长赵龙为人正直,在这里你只要好好干活就行。只是两任队长都是工作狂,天天带头搞生产,底下的村民们干活也一个赛一个勤奋。三里大队有个采石场,县城周围盖房子的人家都会来这里买石头,村民们干完了农活还要干采石头的活,一年到头没个得闲的时候。好处是这个大队比其他大队富裕,是周围大队姑娘们嫁人的首选。但隐患也有,如今大家都困难,舍不得吃好喝好,饭食没有油水再玩命的干活,不少村民都出现了身体亏损,留下了暗伤。 大队给白露安排的临时诊室就在办公处附近,一连接诊了十几个同样情况的病人后,白露便叫木雄去把赵龙从地里找回来。

赵龙刚回来的时候还以为白露有什么急事,晓得白露竟然是叫他在旁边听村民病情,他非常不高兴,他一个种地的,看病这事半点不通,在这看着又有什么用。不过白露到底是木家堡大队来的,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嘛,少不得要给她点面子,倒也老老实实坐在旁边听着。可这一听,就听出问题来。

“怎么这么多人身体都有问题。”刚刚看病的这几个,才三十来岁吧,竟然就落下了腰伤这样严重的病。赵龙和他们同龄,他倒没有腰伤,却晓得腰伤的厉害,上一任队长是他亲叔,前几年开始一年有大半时间都腰痛,阴雨天疼得起不来床,才五十来岁的人,如今竟然就干不了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