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230节(2 / 2)

庞统是一个,司马懿是一个,杨修也算一个,郭嘉跟他们都算得上是“70后”,但莫名好像就已经不是一个辈分上的人了呢。

所以有句话说的当真不错,出名要趁早啊。

如今陆离看他们,就有那种已经功成名就的人看小年轻的感觉,真的别有一番感触。

我年轻的时候在他人看来是不是也是这般呢,二十来岁时便名满天下的陆侍中心想。

说起来他跟他们其实也没有差多少,他们是“70后”,陆离是“60后”,相差绝对不超过二十岁呢。

想想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到今天回首看一眼,曾经认为的那些天一般大的事情,好像都算不得什么了,反倒是某些曾经看不上眼的小事,如今再看倒像是某些重要事件的导火索。

有后悔过什么吗,陆离问自己。

他没有得到任何答案,或许是因为一切还没有到一个盖棺定论的时候,现在看起来已经很了,可有些事情还早。

别管距离成功多近,哪怕只是一步之遥,那也还是没有成功。

戒奢戒躁,陆离对自己如此说道,然后开始筹备荆州的春耕事宜。

第243章 意思意思

杨府。

杨修下职回到家中,便听闻父亲有事要找自己。

明明他每日他都要请安,就算对方不来找,他马上也会去,可偏偏这般——

虽然父亲如今闲赋在家,但杨修很清楚这并非是因为对方无官可做,而是他拒绝了来自朝廷的征辟。

又或者说,他拒绝了来自曹操的征辟。

事实上杨彪不仅是自己拒绝了曹操的橄榄枝,对于杨修如今的冒头行为也多有不赞同。

如今这般好似有急事要找自己,杨修心中不免带上了几分思量,但还是脚步不停的来到了父亲所居住的地方。

向着父亲行礼过后,杨修坐在一旁,也不问有事寻找自己的父亲为何迟迟不曾开口。

对于亲爹想要说的话,他心里已经差不多有了谱了。

出身于四世三公的高门显族,本身的能力也可称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如今任郎中一职的杨修不可谓不意气风发。

但这份意气风发在杨彪看来,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现在这么敏感的时刻,是能够让人随便意气风发的时候吗?

你瞧瞧人家司马家的那个,就完全没有自己儿子这么张扬。

至于说庞统同样不低调,但人家是什么出身,你又是什么出身,你们两个能一样吗?

这想法要是让不知情的人听到了,怕是要以为庞统有多么显赫的出身,杨修家世又有多么不好呢。 但事实显然完全相反,可如今的世道也不是正常的世道啊,你出身不好张扬点说不定能被忍一下,出身特别好还特别张扬,那就不太好了。

不信你看曹操的核心谋士团体构成,虽然不乏大族出身,但也有不少寒门子弟,而看对方的求贤过程,显然是唯才是举。

而唯才是举这种行为本身,就隐藏着对世家的一种“打压”。

最最重要的是,眼看着如今曹操越发势大,俨然一副不会止步于权臣的模样,这个时候与其冒进结果一头带着个家族栽个跟头,还不如静静观望等一切尘埃落定。

毕竟他们不像荀氏那般早早下注,已经占据了核心位置,想要退出那是既可惜又不现实,也不像某些落魄寒门那般,不抓住现在的机会改换门庭,之后想要抓机会都没有机会去抓了。

比起去赌不确定生死、成败的从龙之功,倒不如安稳过度,等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再行发展。

底蕴不用在这个时候抵御危险,那家族这么多年不就白发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