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有意设计,恰好符合了“高清定位角”的原理。
倘若两人最终被驱赶到一个没有军方侦查员的区域,那么大概率,也就是信号接收车锁定无线电的位置!
想到这里。
顾几不由专门看了一眼霍特。
果不其然。
这家伙也在默默看着他,颇有一种抓到猎物想要炫耀的感觉。
艹!
他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
想到这一轮,自己从头到尾费尽心思,可最后还是无法改变结果。
总有种深深的不甘和无力。
上次产生这种感觉,也分别是二战工厂关卡,以及七九大案。
无论他怎么努力。
都改变不了那个士兵阿普,以及特警尖兵梁小佳的死亡。
似乎既定的历史事实,谁也无法撼动。
不过这种矫情也只持续了片刻,顾几便迅速调整好心态。
作为一名“老特警指挥”,他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不能被情绪左右。
既然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那么接下来,就该思考如何才能让未来的发展变得对自己更有利。
虽然巴肯和保罗这条剧情线已经走坏;
但伦敦雾霾的治理正在有序推进。
并且顾几这一轮拿到了不明飞行器的实质性证据。
他现在跟霍特正式撕破脸,也算是一种局势逆转,双方未尝不可坐下来谈判。
这时候。
他手中的情报资源,不但可以争取到破解彭尼和不明飞行器秘密的机会,或许还能换到一些有关巴肯的信息。
保罗引发的骚乱,很快就被平息掉。
士兵们重新开始维持封锁。
得益于顾几的建议,士兵第一时间便将被炭疽粉末污染的实验室控制起来,并且在布莱恩的上报下,国防部也派出了陆军生化快反部队过来支援。
有了这些保障,相信这一轮的炭疽扩散危机,能得到不错的抑制。
“萨哈娜,如今危机已经控制下来,现在你应该可以跟我说一说你自己了吧?”
到了傍晚。 本特沃尔基地基本已经恢复正常运转。
布莱恩似乎仍然对顾几先前的表现难以忽略,于是专门将他叫到了一边。
“她是不会说真话的,对吧,gru?”
还没等顾几开口。
蓦地,一旁伴随着脚步声,传来了一声冷笑。
顾几扭头一看,正是霍特。
“gru?”
布莱恩重复性反问道。
霍特示意性地点了下头,然后围绕着顾几缓缓讲道:
“我们原本正在调查一项绝密技术,涉及到两个德国专家,却被这家伙提前通知逃走;而实验室的炭疽项目计划,那两个是绝对接触不到的,所以真相只有一个,苏联的情报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联合军事保密区内!”
随着这一字一句展开,布莱恩看他的眼神也在不断变冷。
gru,也就是格鲁乌;
苏联时期专门为了军事情报收集与分析所成立的顶级情报武装部队。
霍特之所以第一个想到它。
是因为在三年前,格鲁乌刚因曼哈顿渗透计划,成功让苏联在1949年试爆了首枚原子弹,而在世界情报圈内名声大噪。
所以。
顾几现在被打上的标签是:
苏联军事情报间谍!!
也难怪布莱恩会突然如此冷漠。
自古以来,间谍都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