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黎姨娘把信交给了女儿,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周疏安接过信,看完后竟被逗笑了,说道:“我哥什么时候变的这么机灵了?娘,我觉得我哥说的对!如果我们再任由大娘欺辱,恐怕永远都难有出头之日。不如我们先发制人,看她还嚣张不嚣张。”

黎姨娘看向女儿,又看向春桂姑姑,问道:“你觉得呢?”

春桂姑姑也看过了信的内容,一脸坚决道:“春桂觉得,少爷说的对!姑娘你一退再退,已经退到这种地步了,那还不如拼他个鱼死网破。”

黎姨娘听罢,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好,那便拿上东西,随我去府门口的十字大道上哭丧!”

与此同时,周疏宁赤脚踩在泥地上,手上拿着一颗一颗发芽的种子点拨进土壤中。

他前面种完,后面微雨就仔仔细细的浇上水。

直到现在,微雨仍然不是很理解:“小姐,这棉花到底有什么用?您一直卖关子,只让咱们种。这都种了好几亩了,要是拿来种别的,至少秋收后还是个嚼果。”

周疏宁抹了抹额角的汗,继续卖关子道:“明天你就知道了,再说咱们现在手上有的是地。关内侯上百亩地,全都交给少爷我打理了,咱们还怕没有地种吗?”

微雨笑了笑道:“这倒是,就是这关内侯真不会过日子,上百亩良田竟然闲置。您还跟我说,关内侯深藏不露,懒成这样还叫深藏不露呐?”

周疏宁一边种棉花一边点了点微雨道:“这你就不懂了,有的人天生就只能是干大事的。关内侯心有大智慧,像农耕这种小事,就得交给吾等庸人来解决了。”

微雨不懂,不过有一点她不认同:“少爷您才不是庸人,您要说微雨我是庸人那还差不多。”

周疏宁被这丫头给逗乐了,说道:“歇会儿,有了这棉花,今年过冬就不怕冷了。”

但是仅仅是棉花还是不够的,他在关内侯的仓库里找到了不少种子,除了北方常年种植的谷物外,周疏宁还特意去了一趟奇货巷。

上次卖给他棉花的胡人,说是会跟自己家乡的商队交接,周疏宁让他问问有没有玉米种子。

玉米也是大明以后才传入中国的,早期应该是哥伦布先在古巴发现,继而才在美洲广范种植。

现在的历史甚至还没进入唐朝,怕是很难找到玉米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