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一天,杀牛宰羊,誓师出征。
当玉门关、阳关关闭,县与县、郡与郡之间,设立禁止通行的路卡后。
河陇大震!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瑄要造反呢!
那些胡商和从长安来的汉商,不得不停留在原地,等待放行。
原本的吐蕃探子,也被锁在河西走廊、河湟等地。
有几个想要翻山离开,汇报消息,却被郡兵县卒抓住,押送到河湟。
两天时间过去,大军已过湟水,浩浩荡荡地出行。
现临洮军拥有轻骑七千人,明光甲精骑五千人,强弩兵两千人,重甲步兵两千人,陌刀军一千人,斥候营一千人,重骑兵一千人,跳荡精骑一千人。另外随行的工匠、医者、僚属等辅助人员五百人。
再加上赤水军的五千精骑、五千轻骑,有足够的铁甲,也能利用地形。
其中重步兵、重骑兵和陌刀军都是一人四马,完全可以跟上行军速度。
李瑄带的幕僚有刘单、高适、岑参、段秀实。
数以万计的铁骑从郡县而过,震撼沿途百姓。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的骑兵,还披着铁甲。
而且军队阵形整齐,不踏田地,不宿村庄,秋毫无犯。
百姓们都知道这是河陇主帅李瑄在亲自率军行进,就是不知道去那里。
而沿途的胡商看到一队队铁甲,也舌挢不下。
他们明显能看到许多铁甲士兵并未穿戴,而是放在马匹上。
那样的士兵,竟然一人四匹马。
还有那闪烁着寒光的陌刀,不知道是什么兵器。
即便是轻装的弩兵,也有一人双马。
光披着大唐明光甲的铁骑,就在官道上奔跑许久。
还有更多轻骑,他们穿着黑色的制式皮甲,每个人的马侧都挂着马弓,他们的马上没有长枪,唯有横刀。
亦是双马而行,以五百人为一队,间隔不至一里,飞奔而过。
那铁甲的碰撞声,让人毛骨悚然。 李瑄的奏折上,将回纥描述成背信弃义能小人,阻挠圣人开疆扩土,让李隆基看了咬牙切齿。能出兵先攻击回纥,符合他心意。
如果不这样描述,再过一段时间,回纥拿着贡品讨好李隆基,就不好说了。
反正李瑄已经出兵,木已成舟。
“两位宰相,你们觉得要如何惩罚回纥?”
李隆基见李林甫和裴宽看奏折看得差不多了,于是向二人问道。
“启禀圣人,李将军就不该擅自出兵,我们和回纥是盟友,李将军还没圣人的诏书,就擅自攻击盟友,容易落人口实。臣认为圣人您天纵神武,威震寰宇,只需要一道敕令发至回纥,骨力裴罗就得仰慕您的恩威,乖乖退兵。李将军只需要好好收复九曲即可。这样耽误时刻,怕是今年收复九曲无望了。”
李林甫阴阳怪气地向李隆基说道。
本来前半句听得李隆基皱眉,后半句又让李隆基舒心。
最后还不忘责怪李瑄擅自行动,错失收复九曲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