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为数不多的功劳,他要抓紧。
“突厥左厢诸部穷五万骑,河泊十八部已经离开,现能战骑兵所剩无几。我们大概能组三万多骑,兵分三路。通过三个方向追击。”
程圭说出自己的建议。
“可以,我们也需要尽早与王帅会师。”
崔湛点头,主动说道:“让我去追阿波达干部。”
阿波达干酋长为突厥王庭东杀,而且作为突厥汗国建立后的功勋部落,实力最强大。
同时,最能得到战功。
“李将军,我从军中选八千名会骑马的步兵,再配合你部。就是不知道李将军要追逐哪个部落?”
程圭照顾李瑄的意见。
浑释之倒是有一万骑,但程圭认为浑释之李瑄有矛盾。
浑释之的胡骑由他和崔湛分领。 “余勒都思部交给我。”
李瑄随便选择一个。
“向玉靖怎么办?”崔湛又问程圭。
“让他从前军回来,陪张齐丘坐镇中军。”
程圭不客气地说道,军中上下都知道向玉靖和张齐丘关系很好。
“嗯,就这么定了。王帅有令,诸部以降伏为主,不得屠戮突厥部落的妇孺。”
崔湛又提醒众人一番。
“明白!”
李瑄点头。
中军向浑义河方向前行。
程圭选会骑者八千人,分骑将四名。押官、队头皆配。
不出意外,这支骑兵将永久成建制。
李瑄见本部经略军大部分士兵都会骑马,询问之下才知道。王忠嗣任朔方节度使后,要求经略军士兵学习马术。
为的就是这样的时刻。
这些骑兵知道李瑄的英雄事迹,对李瑄钦佩之至。
他们都愿意听从李瑄调遣。
李瑄令士兵带足干粮、水,并多携带三千匹战马托运铠甲、辎重。
他新组斥候营,一人三马,提前行进。
李瑄率主力每日行军七个时辰,三日后,李瑄来到余勒都思部原本的居住地,这里南依河流,水草丰富。
李瑄顺着余勒都思部留下的痕迹追击,探马更远去探查。
又过两日,一大早,探马来报:“启禀将军,九十里外,发现突厥部落,他们赶着牛羊,向西北迁徙。”
“可战之兵有多少?”李瑄问探马。
“前后骑马之卫,不足三千。”探马回道。
“正午之前,追上余勒都思部!”
李瑄向麾下下达命令,加速行军。
三个时辰后,一处盐湖旁。
大概三四万人队伍,徐徐前行。
老人和婴儿,坐在牛车之上,妇女、孩子赶着数以万计的牛羊。
相比之下,他们十五到四十岁的青壮年男子只有三四千人。
他们就是李瑄要寻找的左厢余勒都思部。 夜以继日的迁徙,使他们疲惫,面容憔悴。
战败了,敌人一定在找他们。
眼看走不动了,余勒都思酋长下令部落在盐湖旁休息,吃点食物。
连日起卦,皆为大凶。使余勒都思酋长提心吊胆,每一帐都有家人战死,族人心怀悲痛,还要远离故土,并且前途未卜。
“启禀……启禀酋长……有唐军骑兵从后方追来。”
余勒都思部的探马气喘吁吁地向余勒都思酋长禀告。
“多少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