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2节(2 / 2)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1546 字 1个月前

期间,李瑄还去拜访贺知章,与阅历丰富的贺知章交谈,李瑄受益匪浅。

但贺知章在政治上属于大学者类型。行事明哲保身,李瑄能理解。

他去拜访过李白两次,但李白一次不在家,一次在宫中。

有些遗憾!

几天前,李适之派遣至洛南县龙沙河的匠人,发现金矿。

虽然还不知金矿的规模,但消息传回长安,李隆基龙颜大悦,赏赐李适之锦千匹,金器三十件。

昨日早朝,李适之正式向李隆基提出“改年为载”。

尧舜以载纪年,夸耀李隆基是堪比尧舜一样的千古圣君。

如此马屁,拍得李隆基赏心悦目,看李适之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立即让中书省起草召令,从天宝三年起,改年为载。

趁此时机,李适之请示李隆基,召吴兢、萧颖士等名吏入朝,李隆基欣然同意。 李适之上书加强考核郡守、县令的政令,选拔优异,惩处恶劣。李隆基更觉得李适之务实、能干。

当天晚上,李隆基令心腹宦官林招隐带着御膳珍馐来到左相府,奖励李适之的为国操劳。

之前只有李林甫可享受这样的待遇。

这一切,被李林甫看在眼里。

此时,李林甫将李适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再这样下去,李适之必定威胁他的地位。

在右相府李林甫的寝居后面,有一堂弯曲,如偃月之形,他自称为“月堂”。

他每一次想要构陷大臣,就会在月堂苦思冥想。

若清晨的时候,李林甫笑颜而出,必是想到好计策,被盯上者,家破人亡。

在月堂静坐,李林甫思考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

萧炅被贬,李林甫可以肯定是李瑄一手策划。

再结合最近李适之的言行表现。

还有长安流传左相七郎为少年才子。

一首《咏柳》,被幕僚解释后,气得李林甫血压飙升。

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才华、智计,使李林甫如芒在背。

月堂一夜,李林甫想到对付李瑄的方法。

翌日下早朝后,李林甫去求见李隆基。

“右相何事?”

在勤政务本楼中,李隆基接见李林甫。

“突厥那边近年来乱得厉害,虽然王忠嗣的计策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突厥诸部,各自为令。有时还犯边劫掠,杀害我大唐商人。值此关键时刻,臣为陛下推荐一名猛将。”

李林甫拜见李隆基后,回答道。

“边境不乏猛士。如果没有高明的谋略,对战局不会有帮助。”

李隆基没有立刻答应,他一心要灭突厥,完成历史性的壮举。

自开元二十二年突厥大臣梅录啜下毒谋杀毗伽可汗以来,突厥支离破碎,短短几年,换了五个可汗。

在吡伽可汗时代,突厥臣服,年年朝拜。

但突厥一陷入动乱,各部没有约束,在种种因素下,不讲道义,纷纷寇边,有时候还联合契丹、怒皆、奚等部落。

李隆基意识到,只有将突厥灭掉,才能永固边疆。

突厥因衰落才臣服大唐,如果再次崛起,必是大敌。

去年二月,大唐战神王忠嗣,以黑色口袋,双封条呈进,向李隆基献上《平戎十八策》,制定离间北方突厥的计策,欲彻底剿灭对大唐有威胁的突厥,以安边境。

王忠嗣为李隆基的养子,李隆基看着他长大,“忠嗣”是李隆基为他起的名字,寓意“忠臣的后代”。 王忠嗣深知兵法谋略,勇猛善战,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时的李隆基对其极为信任。

在突厥内乱不休的情况下,李隆基招抚九姓铁勒。

九姓铁勒中,又以回纥,最为强大,隐隐有一统九姓铁勒的趋势。

而且李隆基又招抚突厥部落拔悉密部、葛逻禄部。

具备向突厥发动总攻的条件。

去年秋天,王忠嗣联系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联合攻杀突厥可汗阿史那骨咄,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

回纥和葛逻禄的首领分别担任左、右叶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