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炮兵少将敬礼。
希普林上将又叮嘱道:“别打什么穿甲弹,就发射高爆弹,你们开火的时候我们步兵应该已经出发了,高爆弹制造的巨大尘云会鼓舞士气。”
————
第二天四点半,对滨海要塞的火力准备开始了。
在古斯塔夫巨炮阵地上,都能听见远处炮群开火的声音。
巨炮静静的等待着发射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几百名维护人员仔细的检查了系统的各个部分,确定这台庞然大物可以正常运作。
然后炮弹开始装填。
六名炮手合力推着一辆平板车,把炮弹送到了起重机跟前,然后再由起重机吊起,放到炮身背面的的装弹轨道上。
然后二号坦克改装成的装弹拖拉机把这枚巨大的弹头推入炮膛后,再次后退,等起重机把发射药放到铁轨上,再尽职尽责的把药筒推进炮膛。
这种大炮根据目标不一样,装填的发射药的量也不一样。
第一次发射需要装填的发射药包数量是两个,所以二号坦克再次后退,把之前的步骤又重复了一次。
最后一步就是炮膛的闭锁。如此巨炮的闭锁装置,需要三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闭锁作业。
大炮装填完成后,距离火力准备结束还差40分钟。
尽管如此,大炮的操作人员还是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了,丝毫没有开小差的意思,全神贯注的等待炮火准备结束。
八点的时候,电话铃响了,通讯兵马上拿着电话来到少将跟前,毕恭毕敬的递上听筒。
少将一拿起听筒,就听见希普林用平静的声音说:“开火吧。”
希普林一句话就整个阵地从一片死寂的状态活跃起来,刚刚还在忙里偷闲的工程师和技工们再次动起来,进行发射前最后的一次检查。
少将则直接爬上了大炮侧面的平台,那里有控制大炮的控制台。
完成最后检查的工程师们都飞也似的离开大炮,在大炮旁边列队,静静的等待射击的那一刻。
少将最后一次检查了射击诸元,确定没有问题后,他扭头向着悬挂在大炮阵地正西方的普洛森国旗敬礼。
他敬礼的同时,下面列队的炮手们用整齐划一的动作捂住耳朵。
礼毕后,少将转过身,拉起控制台旁边的一根绳子,大喊了一句什么东西,用力一拽。
大炮炮口喷出明晃晃的烈焰,炮口暴风一瞬间席卷周围。
炮手们捂耳朵的动作,正好压住了操作帽的帽垂,这样帽子才没有被射击的暴风吹飞。
暴风扫过整个阵地的同时,巨大的炮身连同下面的平台一起沿着铁轨后坐,把火药提供的能量转化为对炮身做功。
后坐结束后,大炮直接停下来。
刚刚列队捂耳朵的炮手们立刻行动起来,开过来三台拖拉机,开始拖曳大炮。
三台拖拉机用力拉,才把这台自重超过1000吨的铁道炮复位,然后才开始第二轮装填。
第317章 像罗科索夫将军一样防守(4k大章) 普洛森军进攻锋线。
炮弹破空的声音传来的时候在坦克后方的步兵部队全都抬起头。
普洛森部队补充了不少有军事训练基础、但是没有一线战斗经验,或者只有梅拉尼娅时期战斗经验的部队,但部队六成左右是去年进攻开始就在东线的老兵。
这还是因为有士官被抽调去组建新部队,或者吸收进了阿斯加德骑士团,不然老兵比例会更高。
毕竟去年六月开始的进攻作战中,普洛森大军并没有太大的损失——除了叶堡战役最后在喀兰斯卡娅被包围歼灭的那几个师。
老兵们立刻听出来,天上划过的炮弹飞行速度并不快。
“这是从相当远的地方打过来的炮弹啊。”有士官如此说道。
马上有新兵很识趣的提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士官:“从远处打过来的炮弹,经过头顶的时候速度会比较慢,因为这些炮弹的弹道很高,如果落点离你比较远的话,它现在就在整个轨道的高点……”
士官用手比划着。
就在这时候,前方很远的地方,突然腾起一团浓烟,显然是炮弹爆炸了。
十几秒钟后爆炸的声音才姗姗来迟。
士官咋舌:“这落点最起码离我们五公里,还能看到这么大的烟雾,这一发绝对是超重炮,可能是利奥波德!”
“我觉得可能是卡尔。”另一名老士官发表不同意见。
“你傻吗?卡尔飞行速度更慢,刚刚经过头顶的时候绝对不会是这个声音!”
这时候新兵好奇的问:“怎么才下来一发?刚刚火力准备的时候,我看敌人阵地全都是炮弹爆炸形成的火球啊。”
“笨蛋,”老兵拍了下新兵的钢盔,“这种大口径的玩意儿一发落下来就够呛,打在城市里这一发已经炸死一千人了,伤了不知道多少。一发这样的炮弹,一个营——不,一個团就没了!”
这时候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的尉官开口了:“你们这些新兵蛋子,等你们被安特人的重炮炸就懂了。”
新兵抗议道:“我也是当了三年兵才转预备役的,别把我当成新兵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