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回燕京后,皇上亲自前去公主府看望了长公主,赏赐了好些金贵的伤药。

他撤了长公主闭门思过的罪罚,严知州之事也只当她御下不严不再追究,准其伤势好些后自行去留。

此番秋狝风波,顾家兄妹临危不惧制服猛虎,当好生嘉奖,回宫后,皇上召顾谨序与顾嘉沅入宫行赏。

奉元殿上,皇上问及赏赐,顾谨序谢恩后推拒,道此生志向只在摅忠报国,他不在乎赏赐,请皇上允准他前往北地,在沈将军麾下历练。

皇上思虑了好一会儿,应允了。

见顾谨序的请求得到允准,顾嘉沅亦跪身在地,笑言她与兄长志向相同,也不愿要赏赐,想与兄长一同前去北地为国效力。

皇上笑了笑,赏了她原备好的锦缎首饰。

不日后,长公主启程,离开燕京。

同日午后,顾嘉沅来了趟姜府。

侍从入内通传的时候,姜满正在书房里琢磨太康的地图。

与元陵一样,太康多山,周遭环水,地处元陵以北,燕京以南。

自燕京前往太康的路线众多,择最近一条需得翻山越岭,若求平稳舒适,则可以走淮信侯贺平所在的潭州城。

淮信侯……父亲尚在时,姜家也曾与贺家有所往来,只是年岁太久远,自父亲故去,姜满再未在兄长或母亲的口中听过关于贺家的消息。

才听了通传声,姜满合起地图,顾嘉沅推门走进来。 这些时日里,顾嘉沅入姜府已如入无人之地,她毫不见外地走到案前,瞥了眼姜满手边的纸张:“看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姜满笑着将地图收好,请她到茶室去。

茶案上的水滚了一滚,顾嘉沅始终眼神飘忽,姜满温盏洗杯,笑着道:“你找小猫呀,它在睡着,等它醒了,自己会跑出来。”

顾嘉沅这才收回目光:“小猫,你还没给它取名,就打算一直这样叫它?”

姜满想了一下,点点头。

虽说父亲曾是起名择字的一把好手,她却不大擅长这个。

姜满记得,她年岁尚小时,总能撞见元陵的百姓拿着名册到府上,请父亲为自家的婴孩择名。也因此,她自幼时养了什么都要跑去问父亲要一个名字,后来父亲故去,母亲与兄长变得很忙,她养的小东西便都只剩一个草率的称呼。

顾嘉沅拿她没办法,耸了耸肩,自己捡了杯茶喝。

知她喜欢小猫,姜满又道:“你若想同它玩,不若留在我府上用膳?它睡一会儿醒一会儿的,想必等我们用过膳后它也精神了。”

顾嘉沅却摇头,推拒了:“再过几日,兄长交接过皇城司的事宜后就要启程前往北地了。这几日我都在府中,与他和娘一同用膳。”

姜满了然,没多留她,只与她闲谈:“听闻你入宫上殿时也与陛下请命,说想和顾大人一同去北地?”

本只是随口一说,不想话音落下,顾嘉沅却少见地流露出凝重的神色来。

姜满看着她微垂的眼,意识到什么:“你说的,不是

玩笑?”

顾嘉沅犹豫了下,重重点头。

她道:“你可还记得,秋岁宴时,我曾与你说的……”

提及秋岁宴,顾嘉沅越说底气越小,姜满接过她的话:“记得,你说我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把我骂得好惨。”

“哪儿有,哪儿就有你说的这样严重了。”

顾嘉沅被她逗笑,又正色几分,“其实我每每提及兄长到北地从军,与将士们共同征战报国,心中想的却都是,若我也能同他一样就好了。”

姜满微敛睫羽。

熙国从前不是没有过远戍边关的女将,但放眼望去,百年间不过寥寥。

法令虽从未明令限制女子参政从军,但多年以来,人心中的规矩却已约定俗成,所有人不言不语,却都心知肚明。

顾嘉沅骑射出众,又生于武将世家,前往北地于她而言已比绝大多人容易,但若想做到如她兄长那般,却太难了。

顾嘉沅又道:“我自幼随父兄一同习武,手中握的是马缰与刀箭,口中念的是兵书典籍,眼里最多见的便是父亲练兵点将的样子……但我知道此路艰难,别说是前往北地,顾家,我父母亲的膝下只有我与兄长两个,如今兄长离开燕京,我再前去,家中便只剩母亲一人了。”

姜满心中五味杂陈。

同样是自幼习武,武艺出众的人,身为长子的顾嘉序可以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顾嘉沅便要留在燕京,困守一生么?

二人心照不宣地沉默了一会儿。

顾嘉沅看出姜满逐渐低落的心情,抬手在她的眼前晃了晃:“不说这个了,我听闻秋狝的事有了结果,你知道么?”

姜满抬起眼。

顾嘉沅靠近她,悄声道:“我也是听兄长说的,围猎场近日换了一批守卫侍从,因猛兽伤人,原本在围猎场的那些人都于昨日深夜被秘密处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