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很轻,比燃香更快被风吹散,一寸香灰跌落在佛案上,散成了烟尘。
姜满捕捉到他的话语,却觉得他说错了。
因果。
他们之间哪里有什么因果。 可她听着洛长安的话语,不知为何,一时之间竟不愿反驳。
香灰落下,灼过指尖,姜满转过头,抬眼望了望高耸在发顶的佛像,屈膝跪在蒲团上。
洛长安亦合掌当胸,一同跪下。
他的脊背挺拔着,微微垂眼,似乎在轻声念祷。
姜满用余光悄悄看他,她着看他几近虔诚地俯身叩首,翻掌三拜,好似向那佛像叩拜了千百次般熟稔。
殿外掠过一道影子。
姜满辨别出阮朝的身影,收回思绪,跟着拜了三拜。
奉香后,二人走出佛殿。
小沙弥递上两只绑着红线的签纸。
姜满接过,将两只签纸都留在手中。
她望向候在一旁的阮朝,道:“殿下,我一时想不好该求些什么,想四处走走,回来后再挂这签纸。”
洛长安顺着她的目光微微侧去,心领神会:“我命人与你一同。”
“殿下无需为我劳烦,听闻静法寺的住持师父常为人传道解惑,我想请这位小师父带我去见一见他。”
姜满看一眼旁侧的小沙弥,意有所指,“两炷香的时间,殿下觉得如何?”
洛长安犹豫了一瞬。
姜满看出他的迟疑,举着红签纸在他眼前晃一晃:“两炷香后,我在这里等殿下回来。”
洛长安被掠过的红晃花了一瞬,眼中全然是姜满微染着笑意的眉眼,于是应道:“不必那样久,一炷香足矣。”
姜满点点头:“也好。”
一炷香的时间,也足够她去见一见宋老夫人了。
离开观音殿,姜满跟着小沙弥前往后山,一路走到静法寺最深处的禅院。
不同于寻常禅院种些银杏或青竹,小院里花团锦簇,一眼望去灿若云霞。
花叶被雨打湿了,微风拂过,带起一片清甜的香气。
那都是自南而来的花,如今在这片陌生的土地扎了根,竟也能开得生气蓬勃。
姜满沿着花间小路走到屋前,轻叩门扉。
“宋祖母。”
她道,“姜满请见。”
风停了,四下分外安静。
“宋祖母。”
姜满再次叩门,恭谨道,“小辈姜满,自元陵来,请见宋祖母。”
小院依旧悄然无声。 姜满还欲叩门第三次,自屋内传出一道年轻的声音:“门没锁,进来便是。”
姜满应声,抬手推门,果然十分轻易地推开了。
屋子正中的屏风前坐着个身披赤黑色袍服的青年,正半倚着身后的小椅,抬眼看着她。
他的袍服宽大,衣袖展铺在椅侧,长发用一只黑檀木簪随意挽了起来。
随性散漫,没有半分修行的样子,装束也不像是佛家的打扮,倒像是半个道人。
姜满迎上青年的目光,走进去:“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这里?”
青年像是听到了什么玩笑话,不由得轻笑了声。
他微挑了挑眼尾,语调也微扬:“是姑娘先闯入我的院落,这句话该是在下问你才对。”
姜满一时无言。
她默了一瞬,如实道:“有一位姓宋的阿婆可是住在这里?”
青年看着她,饶有兴致地支起手臂:“你与你口中这位宋阿婆
是什么关系?”
姜满没有犹豫:“她是我祖母。”
青年轻笑了一声,自手旁斟了盏茶,推到对面。
“请。”
他抬手请她落座,吐出两个字来,“姜满。”
“多谢。”
姜满接过茶盏,看向对方,“宋洄。”
话音未落,一只木茶匙伸来,勺柄‘咚’一声敲上姜满的额头。
姜满揉着脑袋抬眼。
“重新叫。”
宋洄拎着茶匙看她,慢悠悠地说,“没大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