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不行……”老夫人甚至想坐起来,语重心长道,“你们不能分,只有兄弟和睦,齐心协力,赵家才能走得更远……”

朝廷推行新政,多方利益受损,朝局动荡不安,无数双眼睛盯着赵家,若此事赵家分崩离析,无疑是给了外人中伤的机会。

赵家倒了,谁来支持首辅新政?谁来替陛下办事?

新政一旦受阻,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赵家,而是千千万万的百姓之家。

“新政……是利国利民之政,前路多险阻,你们兄弟不能离心呐……”

这让赵怀义压在心口的许多话化为乌有,他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可是,他也要顾及自己的家人子女。

“母亲,您不要怪儿子,儿子身为一家之主,若不能护住自己的妻儿,又如何肩负天下苍生?”

“老二。”老夫人叫来二儿子赵怀良,今日之事就算了,叮嘱他管好后宅,说话间,不着痕迹扫了方姨娘一眼。

赵怀良面色涨红,含泪应是,保证府里不再传出任何灾星之说,随后向赵清仪赔不是。

赵清仪侧身躲开,没受二叔的礼,语气淡淡,“我支持父亲分家,并非只因今日之祸,祖母,你可知这赵家,有人要害父亲?”

老夫人脸色骤变,“什么?”

那样子显然不清楚赵怀义一家从山西回京时遭遇的麻烦。

也是,以父亲母亲的孝顺体恤,他们从来报喜不报忧,这样的祸事怎好说出来叫老夫人担心?

可赵清仪必须说,“父亲回京途中,路过顺德府遭遇流匪,险些丧命!若不是遇到长公主和驸马,如今赵家还有没有大房,犹未可知。”

此话一出,满室寂静。

冯氏现在怕极了,觉得只要大房出了事,旁人就要把屎盆子扣她*头上,赶紧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流匪劫道,她完全不知情。

赵清仪将所有人的反应看在眼中,“……所幸当日出手的流匪中,有一人逃了,经我数月调查,眼下已有眉目,那人就混迹上京一家赌坊里,待我寻到此人,定能问出幕后主使,届时这家中谁是人谁是鬼,一目了然。”

“那你可一定要找出来,还我们二房一个清白!”冯氏急不可耐地说。

“那是自然。”

众人再次沉默,面面相觑,方姨娘的身影不自觉往赵怀良身后躲去,敛下心中的惴惴不安。

赵清仪不喜被动,既然不分家,那掌家权也该交换给大房,她刚提出来,又引得一阵腥风血雨。

冯氏反应最大,“不是我非要争,而是大嫂身子不好,平日打理自个儿的陪嫁已是分身乏术,若再让大嫂管家,怕是管不过来,况且这么多年大嫂都不在家,对这府中上上下下都很陌生,光是对接外头的管事都够头疼了……”

“我母亲不行,难道我也不行?”赵清仪眸光犀利。

冯氏一惊,“你?”

一个外嫁的姑娘,和离后回娘家还要抢管家权,这……这成何体统?

赵清仪看出她脸上的嫌弃之意,“二婶管家多年,可为何祖母的吃食让人动了手脚你都不知?”

“那是意外……”冯氏心急如焚,频频给自己丈夫使眼色。

赵清仪冷笑,“无能便是无能,何必如此多的借口?说句冒昧的,如今家里的情况,我不放心把中馈交给除我大房之外的任何人。”

“要么分家,要么,中馈还给我母亲,我母亲体弱,自有我来帮衬,从今往后,赵家只能大房说了算。”

她僭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上辈子就是太守规矩,死得才快,这辈子又何必在乎那些虚名,她就是要权,母亲不要,她也得抢回来。 孟氏看了眼女儿,欣慰之余,那股酸涩的心疼又泛了上来,“我相信般般。”

一句话,堵死了冯氏余下的借口。

大嫂都开口了,她还有什么资格继续霸占中馈?

老夫人怕把长子长媳惹急了,又闹分家,也劝道,“就依清仪所言。”

她是无所谓谁来管家,只要能管好,谁来都行,能者居之。

冯氏不满,“这……清仪一个外嫁的女儿……”

“二嫂这话说的,外嫁的女儿就不能给管娘家事了?”

温婉恬静的赵怀淑笑了,“如此说,这回我母亲被害,我这出嫁的女儿是不是也不能回来探望?也不能过问?”

赵家谁爱管谁管,她在乎的一家平安,“二嫂,你也是时候反省自己,究竟哪里出了差错,你若反省不出个所以然,就让清仪替你先管一阵,至少清仪是母亲的嫡亲孙女,她不会害了母亲。”

冯氏算听出来了,合着全家就她一个外人,老夫人出了事,都赖她头上,都来怀疑她。

明明是方姨娘那个贱妇!

冯氏在心里狠狠记了一笔,不情不愿交出管家的对牌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