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发财了,真发财了,老林是有海运的。”

林父就是笑着回应:“回来时碰到马鲛鱼群了,刘山和国庆也都赶上了。”

国庆叫李国庆,此时他也没走呢,看着林父说道:“我到的时候鱼群都要散了,赶了个尾巴,拖了三网上来。”

他们说的拖,其实就是拉的手拉网,现在前海村还没有一艘拖网渔船呢。

不过村子里有点身家的,现在也都盯着渔业队呢,渔业队解散,大船一直说卖也没动静,都等着呢。

要是有一艘大船,那可不是小木船能比的,不仅跑的远,还能拖网。 对于渔民来说,船是重要资产,是能传下去的家底,所以,砸锅卖铁的拼一艘船的,并不少见。

林彩蝶她们到的时候,前边的基本都称重完了,但是看到他们的鱼获,大家都没走。

赶上了就看看,林卫国这一下能卖多少。

发财是肯定的了,这么一车咋的也能卖个几百块,关键是能卖多少。

开始称了,先称的就是马鲛鱼,这种成群抓的鱼,收购站更喜欢,他们往外运也方便。

马鲛鱼一共2100斤,林彩蝶也为老爹高兴,这是个吉利的数字。

一斤2毛2分钱,仅这些马鲛鱼,就卖了462块。

还有林父回程之前捕的鱼,这些就比较杂了,八爪鱼、虾蛄、巴浪鱼、青占鱼、小杂鱼··· ···

这些挑了挑,一些太小的,或者不值钱的挑出来,其他的就分别称了。

这些鱼一共卖了18块多,这是平时正常的水平,而且也比平时要多一些的,平时正常卖是15块左右的。

等钱一算完,林父就把单子给林彩蝶,让她算一下。

林彩蝶本身就是初中毕业,后世又开小吃店,算账很快。

不大一会就算完了,没错,一共480块。

这一算出来,周边围着的人都吃惊了,好家伙,一天就480块,都赶上别人赚一年的了,还得是有船的。

“发财了,真是发财了,一天就400多块了,老林有海运啊。”

“是啊、是啊。”其他人都附和。

海运是海边渔民的一种说法,虽然有些玄幻,但是大家都信。

有的人出海就有收获,啥值钱就能遇到啥,有的人每天三更睡,五更起,一天到头不少受累,可就是没啥收获。

越是跑海的人,就越是信海运这个说法。

林卫国平时的收获就不错,但是也没这么爆过,这次算是让人见识了。

林卫国见大家的羡慕嫉妒的眼神,嘴上客套着:“也是运气好,赶上了,不过这胳膊也废了,这下得歇息几天了。”

有人说酸话了:“要是我能一天赚这些,我歇一年都行。”

有人就说实话了:“就你,还是算了吧,你没挣这些也没少歇了。”

第23章 去乡里吧

林卫国和林彩蝶都不是好张扬的人,两人拿了单子,就匆匆的回家去了。

土产收购站这边有个规矩,就是交货后记账,然后过两天货送走了,再来拿钱。

林彩蝶知道,即便是后来个人开了收购站也是这样,没人会在手上放这些钱的。

两人回到家,杨三妹已经把饭都端在桌子上了。

看到他们进屋,杨三妹一边倒了一碗热水,一边问道:“卖了多少钱?”

林彩蝶:“480块。” “这么多?”

林彩蝶拿出单子递过去:“给,这是单子,说大后天去拿钱。”

杨三妹接单子前,先在衣服上蹭了两把手,才小心翼翼的拿过去,两手拿着盯着看了两眼。

林彩蝶:“你可放好了。”

杨三妹白了她一眼:“这还要你说。”

她拿着单子进屋里了。

必须要收好,这可有平时一年的钱了。

林彩蝶给林父装饭,自己也坐下先吃了,林母放好单子也过来吃。

吃饭的时候,林父拿着筷子的手都忍不住的抖动,就像那啥,嗯,短视频里的那个帕金森。

林彩蝶:“爹,你这怎么了。”

林父:“脱力了,胳膊又酸又疼。”

林彩蝶起身:“我给你找个勺子。”

杨三妹也说道:“等下我给你抹点茶油。”

林彩蝶也不知道抹茶油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前海村祖祖辈辈的传下来,一直都是这样,好像也有点效果。

林父即便用勺子,也还是有些费劲,不过也还是自己吃下去了。

林彩蝶收拾碗,林母就找茶油给林父抹去了。

林彩蝶也忙活了一天,感觉也累的很,收拾完后,洗漱一番,就早早的回屋去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