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58节(2 / 2)

这个地方他没去过,但听来往的客商说过,府城往西有一县,名为云海县。

云海县内连通运河,但这运河又通着海,平日还好,旱时海水倒灌,涝时泥沙堵塞河道,那一县的庄稼就别提了,这些年就没见好过。

“挨着海?远不远啊?”俞红豆眼睛都亮了,她以为这辈子都吃不到海鲜了,没想到有一天她爹说,她距离大海并不遥远。

“具体多少里地我还真不清楚,听说从武安县出发,马车要走个两天一夜,据说柏家进货都是走那边海路码头。”俞三郎也只是听说,具体还真不清楚。

“爹,等过些日子,家里没事儿了,咱们去旅游…玩吧?顺便去这里看看!”俞红豆兴奋起来,以现在的交通条件,马车两天一夜,还真不算远。

俞三郎动了心,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怜他至今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府城,当时换了金子就着急往回走,都没敢逛一逛。

“成,等家里这段事情忙完,咱们全家走一趟。”俞三郎痛快的答应下来。

他稍微一想,若柏家真是靠着那边海路码头往返于南方沿海,那往后女儿做香皂用的椰子油什么的倒可以直接找那边的商船订购。

因为跟柏家的婚事不成,俞三郎小人之心,怕将来柏家报复,在椰子油上做手段,虽然说还有别的油可以替代使用,但防备点总归没错。

父女俩在书房“密谋”了一会儿,俞红豆回了房间画连弩设计图。

她刚刚想到,若是爹爹培养自己的人手,第一要素得能保护他才行。 拳脚功夫非一日便能成,但弩箭可以速成,反正只要人多箭够,便是胡乱的射,也能把对方射成刺猬了。

俞红豆信心满满的根据脑海中的拆解图画着图。

另一边,尚师写给师兄的信,也由官道快马飞至到了他的师门千家书院,传到了他那被诩为“工痴”的师兄手中。

第111章 鬼鬼祟祟的银杏

俞三郎是如何拒绝高弘扬,和村长说了什么,俞红豆没有问。

下午的她已经被接踵而来的好消息砸晕了头。

她四叔的婚期定了,就在四月十八,掐指一算,不就是四天后?

大堂姐银杏相看也成功了,等四叔成亲后就过礼准备成亲。

最后附带一个,她那孩子还在前妻肚子里的渣男大堂哥,竟然有人给说亲。

“大姐啥时候相看的?”俞红豆蹲在地上,小声问她爷,没见着大姐和大伯娘出门啊。

“没相看,你四叔使人从城里送了一张画像一封信。”俞老爷子把药草铺开,浑不在意的说了一句。

要不是俞红豆看到他紧皱的眉头,还真信了老爷子淡定如斯。

“你大哥那边的事儿,你大伯大伯母没同意,对方那姑娘腿脚有点毛病。”

俞老爷子干脆把剩下的消息也给小孙女说了,免得她跟个小地蝲蛄似的围着他的脚后跟转悠。

俞红豆点点头,她就说么,谁家那么着急。

通过二伯母和二堂姐的渠道,俞红豆得知有不少人盯着他们家四个单身汉呢。

盯着大堂哥的大部分人家暂时都在观望,看柳氏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生下来,生下来会不会送回来,基本上要点脸面的都不会在这会儿提亲。

“爷,村里种的花椒和生姜大部分都活了。”俞红豆帮着她爷整理药材,挑起话题跟她爷唠嗑。

“嗯,那玩意儿本来就好活,咱们这边气候好,大部分药材都好活。”俞老爷子点头,这不算什么稀奇事儿。

“那为啥之前没人想着种呢?”俞红豆百思不得其解。

“田地不让种,山上种了容易被别人挖走,看病的人少,普通药材采的就够用,干嘛要费劲巴拉种,也就是花椒和生姜做菜得用,只用来做药的话谁买?”俞老爷子犀利的点评。

说的好有道理,俞红豆忍不住深思,然后想到药食同源这四个字,又想到自家分到的那片山坡。

“爷,咱们家自己的山坡种的药算野生还是算自家有的?”法盲俞红豆至今对土地山林的政策还不太熟。

“算自家的,但没看着的时候,别人去挖也没办法告。”俞老爷子给孙女解释。

为什么三儿子选了半片山加三亩地算吃亏了,因为这半片山名义上是俞家私人的,但是朝廷有法令,不能随意处置。

山林法规定:山地不可开荒,否则徒鞭刑。

山地种树,果木十存一,就是种植十颗树里只能有一颗果树。

树木需三年以上方可砍伐,即自家山上种的树也要等够三年甚至更多年才能砍掉使用。

俞家这半片山,之前种了些树木,但家里建房和儿孙成亲都已经砍得差不多了,余下的都是没成的树。

所以俞三郎得了这半片山,也就日常去砍砍树枝捡点干柴。 最多在山上的榛子秧里摸一把榛子,再有就是春秋收获一下存活的两颗果树,一颗是桃树,一颗是山楂树。

俞老爷子偷着移植药草这事儿,真追究起来也得被诟病一番,不过是村里没人管也没人告罢了。

“这片山本就不大,地面还有不少石带,草长得都费劲,不然也不会轮到咱们家。”俞老爷子难得吐槽一句。

他落户的时候也曾野心勃勃,想着多买些地,将来子孙不愁。

后来发现,孤木难支,别说买了地如何耕种,便是买地的时候,人家看你家中人口不旺都不肯卖你,就怕你将来死后地再次被转手,落到村外人手里。

额,这么说来,古代人看重子孙确实有点原因,俞红豆理解但不赞同,不过时代社情如此,她也没想过以一人之力去抗争,她可没那本事。

“那我让我爹多种点松树吧,松香好闻,松针能泡水,秋天还能吃着松子儿。”俞红豆想了一下,自家那小山坡好像还挺稀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