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和九郎不会无故出京来到他这个偏僻地方游玩,也不会闲着没事儿来看他这个庶出兄长,可见其中必有隐情。
他干脆顺水推舟,帮他们做个掩护,思及至此,谭白鹿清了清嗓子,看看七弟和九弟说道:“我就说桃源村人杰地灵,是个风水宝地,你们得空去转转,那里的泉水十分甘甜,山色也美。”
说完又转头看向俞松:“俞松,如今你也知道这珠子的来历了,这样的宝贝可遇不可求,能传家万代,你还想把它出手吗?”
谭白鹿这话问得郑重,话中似有千重意思,俞松本能觉得,应该以诚相待(说实话)。
“太爷,我家的情况您知道,还有些内情您却不知,我祖父幼年生长条件不好,后又逃亡许久,身子亏空,做不得重活。”
“家中叔伯几个亦不是农耕之人,所以家中即便过得去,田地却不多,全靠采药卖药为生。”
“桃源村,方圆十里也就这么大的地方,识药材者不独我俞家一户,山中药材亦不是无穷无尽。”
“家中叔伯一辈还好说,到了我们这一代,堂兄弟三个已经捉襟见肘,要各寻出路,然农家出身,学识见识都有限,能做之事委实有限。”
俞松说到这,停了一停,目露感激的看向师爷和谭白鹿,恭敬的行了一礼,才又说道:
“我蒙爹和太爷的恩惠,走出家门,方知世间如此之大,我却渺如尘埃,至此我想学习想上进,让爹娘不必为生活辛苦,不必担忧儿女前程,让妹妹安然娇逸的成长出嫁,将来做她坚实的靠山。”
“至于您说的珠子珍贵,我知,但太爷有所不知,头前儿夫人曾赏家妹几套首饰,至今家妹不敢戴,家父家母也只能深藏之。”
话说到这,在场的人都明白了,怀璧其罪,以俞家现在的身份来说,这颗珠子要么永不见天日,否则只为其祸不得其利。
“人自立而后人敬,俞松你家人为你思虑颇多,你为家人亦然,一家人心在一处拧成一条绳,哪有不成的事儿,我懂你的意思了。”谭白鹿欣赏俞松这份坦诚。
他稍作思虑,抬头跟自己的老师碰了碰眼神,得到对方的颔首之后,便笑了:“俞松,你知道尚师是我的师爷,可知道他还是我的启蒙恩师?”
俞松点头,县太爷和师爷从来没隐藏过这段关系,县太爷对太爷虽然恭敬,却也没少教训。
“那你可愿意拜在他的门下,与我做同门师兄弟?”这是谭白鹿拿出诚意的第一步。
“蒙太爷和先生不弃,俞松拜见老师,拜见师兄。”谭白鹿这话一出,俞松哪里还不懂,当即跪下磕头拜师。
谭白鹿此举可谓是送了俞松一场前程,也彻底把俞家三房划入了他的庇护之下。
当然,这样的价钱还是太虚,斟酌了一下,他又拿了这边刚得的一处农庄,以及京里的一处小院充做师兄给师弟的见面礼送给俞松。
俞松知机的把夜明珠当做回礼赠予师兄,从此俞家三房开始了一飞冲天的富贵之路。
……
【恭喜宿主,经过一番勤学苦练,射术技能提升至2级,奖励:精制弹弓1,铁弹丸100,5签到点】
俞红豆听到熟悉而美妙的声音,轻吁一口气,射术这个体力技能可比刺绣难多了。
虽然有二伯做的弹弓,俞红豆却不怎么敢用,弹丸有限,她不想太麻烦二伯。
而换了石子,她的准头又差,哪怕也有经验值,也只是熬着时间和体力而已,对射术的水平提升不高。
于是她只能多在教学模式中学习和练习,就连白天,也会借着午睡的名义学习一段时间。
也就是这两天俞三郎和许氏忙到飞起,没太关注女儿的睡眠时间,否则必定要怀疑她又生病。
俞家这边木材石料都已到位,明天一早泥瓦匠就会依约而来开始为三房建造房屋。
俞红豆这两天也忙得不行,她给自己做了个课表。
吃过早饭,就跟爷爷学习和处理药草,因现在山中草木新绿,药草还没有全部成长,加上去年沉积的药草怕失了药效,也要制作成成药。 午休时睡一觉,在教学模式下拉弓射击。
睡醒了去新宅那边溜达一圈看看爹和宅子进度,她爹从前天买了大缸什么回来就住在这边草棚了。
回来之后帮着她娘做些针线活,顺便蹭一波刺绣技能的经验。
不过是两天半的时间,俞红豆觉得自己都瘦了,她决定一会儿去看泥瓦匠盖房时,带着弹弓去打几只鸟烤了打牙祭。
第37章 俞红豆首次出猎
今天早上俞爷爷药材知识小课堂结束的比平时早些。
儿子建房大事开工,他这个大家长应该到场镇一镇,也让村里人知道,儿子虽然分家出去了,跟家里关系却依然和睦。
为此老爷子还把大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叫上,胳膊折在袖子里,哪怕是兄弟失和,也不能让外人笑话。
新宅背靠南山小坡,宽八十尺,长一百尺,是个前短后长的院子模样。
俞三郎一早就打算好了,正房建四间,中间为他们夫妻居住和待客的地方,加上儿女一左一右各两间。
东西厢房各两间,东边做厨房和粮仓,西边放置杂物,挨着大门两侧又建了柴棚和牲口棚。
这两天建房的材料陆续的送,俞三郎在这边看着东西,顺便开始挖地基。
第一天俞二郎和潘栋梁,一些乡亲种完地晚上过来帮忙,第二天榛子栗子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也闷不吭声的过来了。
地基短短两天晚上就挖完了,俞红豆这才觉得她爹为村里争取的这份种植药草的事业没白做。
许氏白天要在老宅做家务,一天没分出去,家里的活就得干到底,何况地里的活都是公婆叔伯和妯娌们帮着干的。
这两天俞三郎和许氏大方的添了不少肉菜,还特意裁了两块布送给妯娌,以表示感谢。
张氏眼皮子浅,吃了肉收了东西,嘴上酸几句也就罢了。
孙氏聪明,知道三房厚道,且他们家马上也要盖房,到时少不了要麻烦三房,因此不肯收,最后还是许氏说留给核桃做衣服好相看人家才收下。
俞红豆跟着爷爷奶奶到了新宅时,刚好跟泥瓦匠一家碰上,好家伙,兄弟七个加爹总共八个大汉,坐在两辆驴车上都挤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