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误繁华 暮初晴 1572 字 2个月前

繁华身上的衣服繁琐贵重,她落祝允棠一步, 依旧在就近的宫里换身衣裳。盼春来禀, 老国公夫人赵氏前来请安。

繁华十分认得赵氏,差一点她就要跟着季宴安喊眼前这个女人一声母亲。

繁华淡笑着摇着手中的团扇, 看着下方的中年女子同她寒暄。

俩人之前没什么矛盾, 此番赵氏倒不是来寻她麻烦的,而是来投诚的。

赵氏说:“娘娘有所不知, 如今国公府人丁兴旺, 多子多男,全靠妾身每年都去弘福寺上香祈福。”

繁华想了想国公府的情况, 光赵氏一人就生下了四嫡子一女。据她所知老国公还在世时, 妾室大约就有十几房。每个妾室名下都有子嗣,大多男子居多。

赵氏所言其实并不虚, 国公府的确人丁兴旺,多子多男。

她以前怎么会想着嫁入国公府呢?

那时的她竟然这般不怕吃苦?那时的她当真这么爱季宴安吗?

繁华莫名联想到了长乐公主,她不就是当初的自己吗?

“这是妾身亲自去弘福寺所求的观音,很灵验的。”赵氏捧着一长长的梨木匣子,打开滑盖,里头正摆放着一尊送子观音。

“特此献给娘娘。”

绕来绕去,原来目的是在此。

繁华摇团扇的手顿了顿,心想:外头都已经开始传闻她生不出孩子了吗?

她笑了笑,不知晓没有子嗣这个锅,是她在背还是谢执在背。

按照这个阵势,这口锅大约还是盖在她头上了。

繁华在心中好笑道:她同谢执至今都未曾圆房,怎么可能会有孩子。

于是她婉拒了赵氏的好意,笑着邀请赵氏重新入了席。

拂了人家好意,还是要从别处给人家面子的,这是谢执教她的平衡之道。

说到谢执,他姗姗来迟却不见繁华。宫女说娘娘去换身衣裳了,他正准备去寻她来着,恰巧繁华就回来了。

二人重新入座,长乐同铃兰姑姑也一块回席了,李长乐的眼睛还哭肿了。赵氏上前询问,长乐说:“是太久没回宫见母妃,一时情难自禁就成这样了。”

赵氏好声安慰着长乐。

这话繁华自然不信,她心中咯噔一下,觉得她们祝家这次是真的把公主给得罪狠了。繁华又看向铃兰姑姑,她倒是神色如常,让人瞧不出她在想什么。

繁华拿着团扇半遮面,神色淡淡的。

谢执端着茶盏留意着繁华的一举一动,再环视了一圈四周,没两下就在心中勾勒出事情的起因经过。

他小声凑到繁华耳根:“祝二姑娘做了何事,把长乐得罪狠了。”

繁华觑了他一眼,心想这人怎么这么敏锐。

谢执莫名有些得意,他是最善于洞察人心的,芸芸众生都逃不过他的一双眼睛。

繁华凑到谢执身侧,用团扇遮去她的口型,压低声音道:“她日日爬墙头看公主的笑话,还出言相讽。”

谢执听了笑笑,劝她:“这两人都是该吃些苦头才知错的人,这事你也别操心了。有这闲心多管管我……” “说正经事呢,难道长乐不是你名义上的妹妹吗?”繁华打住谢执要说的话,不然他又要说些胡话了。

谢执立即回:“该还的恩情我还了,我总不能还她们一辈子吧。这样意义就变了,这叫挟恩图报,贪婪不止。”

繁华若有所思,觉得他说得十分在理。她有这个闲心,倒不如多操心些自个。

例如繁华将方才的事情说给谢执听:“你猜老国公夫人给我送了什么。”

谢执哪猜得到这个,他问盼春盼夏,这俩人如今彻底不是他的人了,嘴紧的比什么都严。

“你去打听打听。”谢执对盼秋说道。

盼秋得令径直去问了盼夏,在谢执吃惊的表情下,盼夏告知了盼秋,老国公夫人送的物件是送子观音。

听到是送子观音后,谢执差点被茶噎着。

他看向悠闲吃着蟹肉的繁华解释道:“这事真不怪我,这事总要留到洞房花烛夜做吧。”

落在两人的春夏秋冬忍不住偷笑,繁华的脸霎时间烧成了粉红色。

洞房花烛夜,只有帝后才能有洞房花烛夜。

谢执是要娶她为后的。

谢执眉眼含笑地看着她烧红的脸,平常她没少逗他,揶揄他。如今终于被他逮到机会了,他倒是要多说上两句。

“我不能因为你嫁给了我,我就能随意对你做这件事,这叫发泄兽/欲。只有两人心甘情愿做这件事,才叫做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