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陈玉壶苦哈哈的,迈着已经不听使唤的腿,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外走。

还要按照规定的走路方式,举着手,迈着快速且稳的小碎步,稳步的走。

别的不说,她手现在就挺酸。

感觉跟军训似的。

终于上了马车,果然顺利的出来了,太后什么妖都没作。

马车里的炭盆,那一点火,早就不暖了。

起码浑身快冻透了的陈玉壶感受不到。

到了家门口,两位姨娘出来接,看见的就是手里抱着头冠,额头被卡出印子,似乎还肿了。

然后冻得脸色苍白,泛着青色的陈玉壶。

一群人呼啦啦的,赶紧围着把陈玉壶送进了屋里。

陈玉壶被脱去朝服,换上了家常的衣服,给送到了炕头。

花姨娘端着一盏姜茶递给了陈玉壶。

胡姨娘则摸了摸陈玉壶额头的印子,“这冠太重了!拿药来。”

陈玉壶看着胡姨娘说::“我们没经验,其他的命妇里面都垫了一层,以免会咯坏皮肤。”

“下次我们就知道了。”

折腾了一上午,中午的午饭,先给陈玉壶盛了一碗热汤。

陈玉壶掐指一算,命妇需要着大妆出席了礼仪和日子。

也就是正旦、冬至、太后皇后千秋的前一天,剩下就是亲蚕礼了。

还好还好,大雍不像大清。

这样命妇的工资陈玉壶领的还算舒服,一年就忙几天。

真就几天。

晚上终于能跟家人在一起,好好的饮上一杯椒柏酒,吃一顿扁食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去了松鹤堂家族聚餐。

两位姨娘,陈玉壶让她们自己回去吃点好的,喝点小酒。

两位姨娘笑着:“我们俩等夫人回来一起吃。”

知道陈玉壶在松鹤堂就算吃的饱,也不一定吃的高兴。

陈玉壶于是嘱咐:“那你们俩吃点好的,先垫垫肚子。”

两位姨娘笑着点头。

宴席上,林老太太嘱咐着孩子们多嚼驴头肉。

有风俗称驴子是鬼,所以吃驴头肉等于“嚼鬼”,这样一年鬼都不敢找上门。 陈玉壶面上笑嘻嘻,然后也夹了一筷子驴头肉,她不怕鬼,单纯爱吃。

第114章 上元佳节

朝拜结束,陈玉壶也松了一口气。

和林骥一起回了陈家一次。

结果出乎陈玉壶预料的,陈母一句关于林清柏和许斐心的话也没提。

这当然不代表,陈母就这么放弃了。

陈玉壶更倾向于,可能是在憋着坏。

立春那天,陈玉壶拿着个萝卜,一口一口的咬着,一边看林清皎的嫁妆单子。

两位姨娘看不下去她那么狂放的吃萝卜姿势,说要帮她切成小块,放在碟子里吃。

陈玉壶还不同意,说自己这是咬春。

她太忙了,没时间请人赴宴来吃春饼。

陈玉壶算了算自己从管事那里收缴来的,总共六万两,不算小鸡五个孩子,等他们成亲,一人给一万两私房钱。

可能会凭着自己当时的心情,自掏腰包给他们再添置,剩下了一万两先揣自己兜里。

算盘霹雳啪啦响。

终于来到了上元佳节,也就是元宵节。

晚上一家人出去看灯,其实主要是让林清柏出去相看。

并且陈玉壶决定,林清浊得留在自己身边,这孩子长得太好了,随了胡姨娘,比林清柏自带一抹艳色。

让他躲着点。

古代人过节,比陈玉壶想的还要讲究且丰富。

首先是吃的东西,在原本的记忆中就已经够陈玉壶眼花缭乱了。

是她这个现代屁民没有见过的。

陈家元宵一道很固定的菜色,麻辣活兔。

陈玉壶只知道四川吃兔子厉害,没想到古人早就开始吃兔子了。

这才元宵,送到她面前的水果已经有很多种了,各种柑橘类的。

看来在古代也能过的很好,只是黔首的日子不好过。

很多在陈玉壶的印象里很珍贵的,海带紫菜……还有南边的,北边的各种山珍。

想吃什么都能弄到,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陈玉壶自己都愕然,古人可真会享受。

可能珍贵是对平民来说。

但是日子都过得这么舒服了,还有人贪污?怪不得皇帝动不动就杀全家。 该啊!

大菜更不用说。

太多了!陈玉壶选择节俭,适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