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买的,是老家人在山里采的,我想着你的身体需要这味药补补,就赶着送来了。”李彦忠笑着说道,笑里透着舒畅。
“即便是老家人采的,也是费了功夫的,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余静秋将盒子推向李彦忠。
李彦忠脸上的笑消失了,他张口想说什么,冯明舒抢在了前头。
“妈,李叔叔,我带明宇明雪出去滑冰,要中午才能回来。”冯明舒一手拉一个往外走。
“姐,我们早饭还没吃呢。”明雪不舍得扭头看向厨房,她都闻见鸡蛋粥的香气了。
“姐姐带你出去吃,吃煎饼果子,放俩鸡蛋的。”冯明舒许诺。
明雪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举起一根手指:“一个鸡蛋就够了。”
“姐,我要两个鸡蛋的,还要两根油条。”明宇大声说道,结果额头被弹了一下。
“眼大肚子小,要多了吃不了可是浪费,浪费可耻。”冯明舒认真教导。
“那我只吃油条行吗?”明宇捂着额头犹豫道。
“行,给你油条配豆浆。”
冯明舒总算将双胞胎哄了出去,带上了门,前往菜场,里头有一家店的煎饼果子是一绝,她也有点馋了。
屋内,余静秋再次将盒子往李彦忠的方向推了推:“没名没分的东西,我不会收。”
李彦忠愣住了:“太太,您的意思……”
“我上次说过了,不用叫我太太,唤我名字即可。”余静秋给他倒了一杯茶,递过去,“坐,喝茶。”
茶水氤氲着热气和茶香,但李彦忠没有坐下,目光直视桌前娴静的女人,这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大胆。
余静秋抬眸迎上他的视线:“你去寻亲之前,我给明舒生父立了衣冠冢。”
她的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温婉,好似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却在李彦忠心底投下一颗炸弹,炸得他站立不稳。 于是,李彦忠拉开椅子坐下了,目光凝着对面的余静秋,张开口,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厉害:“余同志有了想嫁的人?”
“李同志有想娶的人吗?”余静秋不答反问。
李彦忠猛然抓起了茶杯,仰头灌了下去,喉结滚动吞咽,直到喝完最后一滴茶水,他放下茶杯,目光灼灼望着对面女人,张口吐出一个字:“你。”
余静秋似乎对他的答案并不意外,很平静的拿过那支人参说道:“这个当是聘礼吧。”
哐当!
李彦忠起得太急,无意间将茶杯扫落到了地上。
好在地上有层毛毯,茶杯滚动两下就停住了,完好无损。
……
中午,冯明舒带着玩疯了的弟弟妹妹回家后,得到了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
母亲要嫁给李叔叔,这是喜事,是她期盼已久的喜事,并不会让她震惊。
她震惊的是,母亲打算结婚后,带着弟弟妹妹与李叔叔一起搬迁到他刚寻到的老家,而自己被留下了。
冯明舒难以接受:“妈,为什么把我留下?我要跟你们一块去……”
余静秋摇头打断:“珠珠,你十八岁了,已经是结婚的年纪,而李叔叔的老家是北边一个极偏僻的村落,并没有适龄的青年与你相配……”
“妈,我没想结婚,我想一直陪在你们身边。”冯明舒立刻表态,这也是她的心里话。
“可我不想我家珠珠变成老姑娘。”
余静秋将女儿额前碎发撩到耳后,温柔说道:“珠珠也不用急,妈妈可以等到你找到合适的对象,再和你李叔叔结婚。”
冯明舒:“……”
“妈,你们婚后不能留在滨城吗?”
年前,冯明舒考虑下乡,母亲让她见了黄阿姨,听了黄阿姨讲述了其女儿在北边兵团那些艰苦的经历,冯明舒便知母亲不会同意她下乡,也明白了自己的下乡计划有很多粗陋之处,需要修正。
后来,冯家捐赠的事登了报,又得了那位老人提笔夸赞,她的成分问题得到了解决,冯明舒也就歇了下乡的心思,打算春节后打听各厂的招工消息,努力考取一个职工名额。
若是一时等不到招工,也可以找份临时工先干着。
这样,她就可以留在滨城,陪在家人身边,之后只要小心谨慎些,也能熬过那混乱的十年,再之后高考恢复,她会考取大学,选一门自己喜欢的学科专研,这般简单充实的生活是她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