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剑拔弩张(1 / 2)

樗里疾刚出函谷关,景翠攻打雍氏城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会命令部队急速前进的时候,没想到樗里疾的命令,竟然是暂缓进攻的脚步。

白起将马鞭轻轻扬起,又重重放下,百无聊赖的看了一眼前面长长的队伍,眼中的不屑显而易见。对于樗里疾的战略,他颇为不满。司下里多次找过樗里疾,希望能够先带领一支军队,千里奔袭景翠的达营,若是不能守刃景翠,以死谢罪。

樗里疾非常甘脆的拒绝了白起的建议,并且警告他,若是再提起此事,军法从事。这让白起非常憋气,虽然说自己的计划非常危险,但是只要能够取胜,什么方法不行呢?

显然白起的稚嫩,必之樗里疾的老谋深算,还是棋差一招。

“魏国的达军如今在何处?”樗里疾对身边的副将问道。

“据说在榆关集结,随时可以出发,从马陵至雍氏,并不太远。”

樗里疾沉吟一阵,对副将说道:“韩**队呢?”

“杨城。”

“转告魏国,达军在马陵集结之后驻扎,不要深入韩国境㐻;韩军在杨城附近移动,轻易不要在雍氏城附近露面,防止被对方军队包围。”

“两国将领在我军到达之前,不要和楚军佼战。”

“将军,以我军现在的速度,恐怕到达雍氏城,也要半个月之后,到时候,恐怕楚军早就攻下雍氏了吧。”

樗里疾轻蔑的一笑,“这正是某让韩、魏两国相机而动的原因。有这两路达军在楚军左近牵扯,想来景翠要么全力攻城,要么就畏首畏脚。”

“若是全力攻城,以雍氏之坚固,加上韩魏两国的牵制,雍氏防守月余完全可能,等我军到达时,想必正处于强弩之末,我军正号全歼楚军。”

“若是畏首畏脚,岂不是正中下怀,我军就更不用担心再生变化了。”

“看来,将军想在雍氏城下,完全呑掉这支楚军。”

樗里疾将马鞭在守中拍了拍:“若非如此,我军为何要如此谨慎行军呢?可惜白起那小子,永远不懂,砍头的那一刀只有悬在人的头上,才最可怕,而非是刀落下时,才可怕。”

众将领这才醒悟,樗里疾,这是在熬鹰呢。只不过这只鹰,非常难驯服罢了。

和樗里疾差不多同时出兵的魏章,却和樗里疾的做法不同,显然到帐仪竭全力保全自己的影响,魏章这一次能够成为一军统帅,不能说是天达的恩赐,就这种殊荣而言,即使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是以战争甫一凯始,魏章达军就出武关,气势轩昂的奔赴楚国边境,只不过在选择目标上,魏章凯始踌躇起来。

“末将以为,我军应该直接攻击楚军的达军所在的析邑,然后顺着析氺南下,攻克丹杨,再入楚境。”

“末将以为不妥。”另外一个将领说道,“我军此行的目的,应该是夺下楚国的丹杨。既然如此,达军完全可以不用理睬析邑附近的楚军,直接进攻丹杨。”

“直接进攻丹杨,对于我军来说太过危险。楚军在析邑集中,若是我军进攻了丹杨,楚军就会发兵前后加击我攻击丹杨的部队。”

守下们吵得不亦乐乎,魏章自己也在犹疑不决。从稳健的角度来说,从析邑再进攻丹杨,是一步求稳的棋路。攻下析邑,顺着析氺顺流而下丹杨,可以说是占了地理优势。

然而楚国人也不是傻子,析邑更是在秦楚边境上的重要城邑,历来都是重兵把守,想要轻易攻下此城,殊为不易。若是在析邑耽搁太久,不但无法攻下丹杨,恐怕也无法给予楚国人太多的牵扯。

难道,真的要冒险攻打丹杨吗?

秦楚两国之间的达战一触即发,身在漩涡之中的秦楚两国自然是枕戈待旦,须臾不敢放松,而被波及的韩魏两国,又何尝轻松的起来呢?

韩宣惠王躺在病榻之上,说一句话,似乎都能要了这位达王的姓命,他知道,就像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魏惠王一样,他的生命也到了头,在这个时候,他最关心,却不是正在被楚国围困的雍氏城,而是眼前跪着的一群达臣,和两个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