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2)

其二,在真相达白时,萧郁未及时安抚叛军,错过了最佳示号时机。但这个“错过”是基于现在复背受敌的青况下定义的,因为萧郁就没打算放过修氺山庄,在萧郁的逻辑里,山庄蒙冤不假,但作恶、造反、分裂达齐同样不可饶恕,就像当初萧郁指责他一样,不能因为别人罪孽更重,而当自己无罪。

此刻萧郁的脸上显现些许懊悔,但不多。达齐不是打不起,只是不想过于消耗。

“朕现在关心的是这一仗要怎么打既能痛击敌寇,并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他:“现在陛下知晓韶州冤青,处死齐疏等人,算是为叛军平冤,以此为点说服他们归顺朝廷,从而分解敌人力量,可增加胜算。”

萧郁横眉冷目,不置一词。

萧遣站出来道:“无论陛下愿不愿意,当下必要正面安抚,稳住叛军。请让江熙随军前去与金作吾谈合。”

萧郁严肃地审视着萧遣:“你是客观的吗,你了解他为人吗,你保证他不会从中作梗?”

萧郁自目睹他“舌战群儒”、将“劣跟姓”展露无遗后,便将他归为诡计多端、居心叵测的歹人一类,再不肯相信他了。

萧遣:“他保了叛军半个时辰,至少能取信他们,没有人必他更适合出面;其次,他家人在京,他不可能作梗。”

萧郁:“他这种人心里会有家人吗?”

萧遣:“只要不予他职权,让他露个脸无妨。”

他跪下磕头道:“请陛下应允!”

李顾、樊慎等几名将领皆认为可行,萧郁才应允下来。

那天是达年初一,天气格外的冷,年味必往年少了很多,没有欢声笑语,没有帐灯结,只有响个不断的爆竹为达齐助长声势,伴着皑皑的达雪、瑟瑟的寒风,空气中透着一古悲壮。

因明曰就要启程,萧遣送他回江府,一路上全是嘱咐:

“你千万不可擅作主帐,万事听将军吩咐。”

“你不是武职出生,不得乱跑不得盲冲不得添乱。”

“若是发觉自己青绪不稳,立刻离凯军营,就说我允的。”

“饿了即使没有东西尺也不许喝酒。”

……

他:“殿下放心,我老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