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2 / 2)

清平乐·山居 丁晗 970 字 2个月前

修路的人都觉得惊奇, 四下打听这白云岭住着啥人,半个月前才出去了一趟,没几天汉子们都坐着骡车回了。

结果, 不出三天,这些人又背着背篓来, 这期间总是在后面才修好的路上歇着的骡车可算派上用场, 大箩筐大麻袋装得满满当当。

众人都好奇啥东西。

白云岭人也不藏着掖着,只道南边传过来的番邦的粮食,现在正嫩, 直接煮了就能吃。

玉米, 没多少人听说过, 不过离县城近或是经常与商队打交道的匠人却是听过,打听好吃不。

见状,柏温来了精神,回山找人背玉米背铁锅出来, 当即在旁边架了三块石头支起锅煮玉米。

两刻钟的功夫, 香甜味一飘出来都没人有心思上工了。 管事知晓白云岭在县令大人那里不一样, 没法将火气撒到白云岭人身上, 只得挥舞鞭子呵斥修路工加紧干活。

晌午吃饭的时候, 就有人过去打听。

也就玉米和大锅是背出来的,柴火就近捡, 水是附近山泉口接的,也没多收, 一个三文钱,五文可以买两个, 这样两个人合伙出五文钱就能吃到清甜的玉米。

眼看路修到头,也不知是上面见快收尾了克扣了剩下的粮食, 还是拨给修路的钱不大够用了,最近伙食明显没刚开始好,油水少了很多。

油水少,即便吃饱也不耐实,饿得快,尤其是晚上,吃饭后来根玉米,半夜至少不会饿醒。

因此,这两天修路口煮玉米的买卖还算可以,尤其下午,煮三锅都能卖掉。

柏俭见到大哥在煮玉米卖,后悔地直拍大腿,早知道他就回来了,自己煮玉米卖攒钱多快啊,说不得能挣出一头骡子的钱来。

一头骡子得好几十两,一天挣十两都得五六天,更何况现在卖煮玉米一天也就几百文。

可这几百文也够修路工羡慕了,柏温和张强、铁柱轮换着来煮玉米卖,忙完傍晚就回家,岭上都来人陪着一道,就怕有人不怀好意半路打劫。

“岭上去了几个人帮忙选路线看地基,从岭上出山的路已经开始修了。”柏温说起岭上的变化。

好些人家的嫩玉米都掰了,一部分送往县里,少部分留在路口这边煮了现卖。

“有南窑的人出来帮工,阿苍捎话了,估摸再有三五天就能回来。”

谢烨和一众妇人等他卖完煮玉米,和来接的人一道回白云岭。

现在走大半天的功夫就能到,即便天黑也没关系,沿途林子又被清理了一遍,连兔子都少见了。

<a href="htts:///tags_nan/caohanen.html" title="糙汉文"target="_blank">糙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