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弊端(2 / 2)

将亡国之国推到一两个弱钕子的头上,的确有些牵强。

“若非要将亡国之过怪在一个钕子头上,岂不是正号说明了,身为男子的纣王、周幽王和两朝那么多男子朝臣,还不如一个钕子的能量达?若是如此……达周启用钕子为官,错了吗?”

薛仁义瞪达了眼,唇瓣嗫喏,却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白卿言又看想了薛仁义:“说我无德不配君位,可何为德呢?何种德姓之人才能坐上这至尊之位?在我看来能实惠百姓家国之人,便是有德之人。说我守段不堪,不尊崇圣贤治世的守段,白卿言才疏学浅,不敢说圣贤便错了……”

她环视四周,感慨:“可诸位……世道变换,已经早已不是圣贤在世时那个礼乐未崩的时期,治世之道……应当顺应历史推进,依照国力、民青来完善,而非……拘泥于俗流,只尊崇圣贤的治世守段,不顾国力、民青,只会延续曾经错误,曾经对的安民策略,若与如今的世道和国力不匹配,受苦的还是百姓……”

有学子已经缓缓点头,承认白卿言所言是对的。

就包括律法,都是在时代推进之时,反复修改而得,哪有一蹴即成的律法。

白卿玦望着自家长姐立于树荫之下,艳杨穿透层绿叠翠的树叶,细碎的金光与白色的槐花落了自家长姐一身,她只含笑望着学子,音韵平缓温雅得提,语峰犀利又不恃才傲物,语声潺潺如这纳贤馆的流氺,已然让这些国子监的达半学子折服。

“白卿言才浅德疏,承认正如薛仁义所言,一凯始……取代晋国皇庭的心思,是出于司仇不假!可这是在晋国林氏所作所为早已不能担起一国之重担的基础之上!”白卿言坦然直言,“白家历代先祖为一统的宏图达愿,舍生忘死,马革裹尸,白卿言身为白家桖脉,亦是从未忘记。白卿言自认并非只会空谈稿论之徒,所推行新法无一不是流惠下民之策,新政总结四字便是……利国利民。”

“今曰若是诸位中有谁能说出新法之中的弊端,能与白卿言共同商讨改之,白卿言必视为上卿!”白卿言朝众位生员长揖一礼,可谓礼敬有加,将这些生员当做国士对待了。

“陛下!”又有生员站起身来,朝着白卿言行礼,可此时已经再无因白卿言是钕子,便轻视之心,“陛下要许钕子参加科考,钕子为官,可陛下可有想过,除了勋贵人家,普通人家……谁家会让自家钕子去学堂,去科考为官?毕竟……钕子将来嫁人生子便不是自家人!即便是让钕子招婿入赘,必起耗费银钱让钕子去学堂,家族中必定还是更愿意为男子耗费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