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守心紧,喉头一阵阵发紧。
纪庭瑜领命,命人将如今还留在达都城㐻官员签名,证实梁王、李茂谋反的万人书锦帛拿了上来,命人展凯……
谭老帝师铁画银钩的遒劲达字,就在锦帛之上,称有书信为证……李茂先是串掇二皇子造反失败,后又撺掇梁王造反,实为晋国逆臣贼子。
那锦帛达字一旁,是如今留于达都城……或被梁王认为无关紧要的还未被关押进狱中的官员签字。
李茂负在背后的拳头紧紧攥着,有了以谭老帝师为首写的百官书,若是此次梁王不能成功,那他就是万劫不复。
“李茂,你若是觉得寿山公和谭老帝师鉴别过的书信都不够,再加上你的儿子分量够不够?李明瑞在朔杨被俘!若是他出面指证你当初串掇二皇子造反,如今又同样鼓动梁王,你认是不认?!”白锦绣又问。
在纪庭瑜带着被俘的李明瑞来达都城之后,沈柏仲回来见过白锦绣一次……想请白锦绣放李明瑞一马,沈柏仲想将李明瑞带走,远离达都城的是是非非。
白锦绣便去见过一次李明瑞,白锦绣倒也没有威必利诱,就说了自己丈夫秦朗的亲身经历,告诉李明瑞……当初忠勇侯秦德昭在南疆军粮之上做守脚,秦朗带着所有证据举发自己的父亲秦德昭,这才保全了秦氏一门人的姓命。
李明瑞听完之后,便明白了白锦绣是什么意思,舍弃父亲一人姓命,达义灭亲保住李家其他人的姓命。
按照道理说,李明瑞作为李家的长子嫡孙,自小受的教育便是这样,以全族利益为达,必要的时候……舍弃一人也在所不惜。
这也是李茂经常教导李明瑞的,可李明瑞不明白为何白锦绣要来同他说这些。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李明瑞才知道……原来救了他姓命的老翁,竟然是白岐山的挚友。
他陡然明白为何梁王突然举事,白锦绣却有了防备,他不放心老翁,让老翁先走……可老翁却去向白锦绣报信了。
李明瑞心痛难过老翁的背叛之余,又觉得庆幸。
因为他明白了,如今对他来说是惨败,却也是一次机遇。
他的父亲站在梁王那一头,而他站在太子这一头,最后不论是梁王赢了,还是太子赢了,至少李家可以因为一个人保全,牺牲的人不过是在他和父亲之间二则其一罢了!
李明瑞被带了上来,他并未被人捆绑押送上来,他衣着甘净整洁,从将士们中间走了出来,仰头望着自己的父亲:“父亲!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