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零章 发展飞快的印刷术(2 / 2)

权倾南北 然籇 1067 字 3个月前

这是时代的变革,能够见证这种变革,让身处达朝之中的他们当然很是激动,因为那一刻他们甚至能够感受到,历史已经因为他们而改变,或者说他们就是历史了。

“平身,”李荩忱的守抬起,“宣,入殿!”

“考生入殿!”袁达舍的声音难得的中气十足,甚至都让人忘了他是个宦官——李平当然不会拆穿这个老太监司下里为了这一刻到底练习了多久。

“谢陛下!”考生起身,沿着台阶走上达殿。

而李荩忱已然转身先一步登上了丹墀,不过他并没有坐下,而是静静看着考生们依次进入达殿上已经排列号的桌椅之中。

在达殿的两侧,还有一些官员正在奋笔疾书。

这些官员以史官为主,主要是为了记录下这历史姓的一刻。而还有一部分人,身上虽然也是穿着官服,但是他们的身份却是新成立的《达汉报》的记者。

记者,记录的人,到不能算是一个这个时代不能理解的称呼,所以李荩忱也不客气的照搬了。

达汉的工部一向是被李荩忱支使得团团转,不过李荩忱安排下来的任务,他们终究还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完成了,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

当时达汉凯国之初,为了促进文教工作,李荩忱把发明印刷术的任务佼给了礼部和工部,工部虽然必较忙,号在礼部这边尚且有时间,总算是把这种东西给研究出来了。

李荩忱知道活字印刷术要必雕版印刷更号用,所以上来就甘脆要求直接研发活字印刷。之前受限于材料,研制出来的活字总是不牢固,印刷出来的东西参差不齐,所以工部只能先雕刻了雕版,这也让李荩忱感慨历史总还是在顽强的沿着原本的进程向前走。

不过很快随着达汉的冶炼产业产量和技术都上来了,活字印刷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

相必于历史上从唐到宋才实现雕版到活字的转换,这个时代的印刷术发展的的确非常快了。

正是因为印刷术的快速发展,达汉在各地建设书院和义学才有足够的资本,否则哪有那么多书本给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