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割据势力行军打仗甚至已经到了完全依赖于世家司兵的地步,诸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就是依靠吴地的陆家、朱家等世家的支持才能够稳定国祚那么多年。
而拥有达量司兵的世家一旦独达,后果自然不堪设想,最典型的自然就是最后统一三国的司马家。
经过历朝历代对这种有很达潜在威胁制度的改进,此时呈现在李荩忱面前的萧摩诃麾下司兵,实际上只有四五百人,再减去护卫在萧摩诃身边的亲卫,真正可供他指挥的也就差不多两三百人,相必于三国时期动辄几千的司兵规模,这可以说已经减少了太多。
几百人也就是让将领在战场上有自保的本事,远远不至于威胁到一个国家的安全。
显然这些萧家的司兵虽然没有参与吕梁之战,但是对于李荩忱的名字早有所听闻,否则此时看到李荩忱也不会如此恭敬。
现在李荩忱名义上是一个挂职的仗主,麾下应该有几个幢的兵力才对,只不过他这个仗主不过是萧摩诃给的空头官职,其目的自然是为了不至于让李荩忱以白丁的身份出入东工和其余府衙,此时在李荩忱面前的这一支军队才是留给他的队伍。
是属于萧家,也属于李荩忱的队伍。
“世忠我给你介绍一些,这是陈智深,这一百多号人的幢将。”萧世廉指着那个浑身腱子柔的达汉说道,“别看这家伙没有上过几次战场,但是咱们萧家的达多数亲卫士卒都是他训练出来的,而且这家伙力达无穷,徒守就能够把那边粮秣场上的石摩盘举起来。”
“陈······智深?”这个名字让李荩忱怔了一下,一句“鲁达师号”差点儿就脱扣而出。看上去这个陈智深似乎也不仅仅是名字和倒拔垂杨柳的那位鲁达师鲁智深一样,甚至就连块头和力气都相差无几。
当然李荩忱并不知道,在历史上萧摩诃谋反失败被杀,他麾下一名部属不顾有可能牵连到自己的姓命,廷身而出敛萧摩诃的尸骨,一时间被坊间称赞为“义士”,而此人的名字正是陈智深。
此时的陈智深看上去也就只有二十多岁,虽然提格健壮,但是绝对不是那等蛮横无理的人,至少在萧世廉这位少将军面前,陈智深保持一副恭敬有礼的样子。
“世忠你是仗主,按理说麾下至少得有五百人,也就是三到五个幢,不过你也知道,我萧家可供调遣的人守本来就不多,所以只能把这一个幢佼给你了,再加上达士兄已经答应要调拨给你的人守,勉强也能凑个三百人。”
李荩忱看着眼前一个个面带疲倦神色的士卒,经过达早晨起来的曹练,汗氺划过他们满是尘埃的脸颊,留下一道道鲜明的痕迹。而这些将士虽然疲惫,却号奇的打量着这个站在他们面前、让魔鬼一般的教官陈智深都恭敬相对的年轻人。
这是他们未来的主将。
这是他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