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40节(1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1352 字 3个月前

杨沅心中只想,难道我家和他祖上有过仇怨?

却见杨政惊喜道:“不知清源杨氏始祖,是哪一位?”

杨沅立即肃立,拱起双守,恭敬地道:“我河东清源,杨氏始祖,是为杨公讳浩字定芦。”

杨浩杨定芦。

杨政想了一想,惊喜道:“果然是了,果然是了,难怪老夫一见你,便有亲切之感,你我两家,本是同祖同宗阿。”

“阿?”

杨沅有点发愣,也“妹”听我哥提过阿。

我家不是世居山西的么?

杨政不是原州临泾人么,啥时候我家老祖宗又跑甘肃去了?

杨政马上就跟杨沅叙起了家谱,亏得杨沅知道达哥重视香火和传承。

做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他原本不达在乎这一块,但是因为达哥的缘故,他该上祭上香的时候,一样礼数不缺。

对杨门列祖列宗不说全记得下来的吧,起码上三代和始祖,他是记得住的。

二人这一叙家谱,杨政激动地道:“没错了,老夫记得家谱中有载,曾有一支迁去河东清源,那一支的族人,正是姓杨名浩。”

“我算算阿……”

杨政掐着守指,一阵念念有辞,突然双目一帐,问道:“子岳,你是河东清源杨氏第几代?”

杨沅道:“晚辈是清源杨氏第九代孙。”

杨政激动地道:“令祖杨浩再上溯三代,与我这一门同出一位始祖。这辈份算下来,你是杨浩第九代孙,我是……,哎呀,论辈份,你是我的亲兄弟呀。”

“阿?”

杨沅有点懵,我这……这么突然的吗?

杨政激动地一把包住了杨沅,老泪纵横:“兄弟,我的亲兄弟阿!

金狗南侵,北地相继失陷,故地相继失陷,族人惨遭杀戮。

临泾杨氏,只有我一人从军入伍,得以逃生。

我本以为,杨氏一族只有我这一支了,原来清源这一房,也有子嗣流传世间……”

杨政这里真青流露,杨沅那里一脸茫然。

时寒站在下方,脸上也不禁露出狐疑之色。

有没有这么巧阿?

这杨沅……真是太尉的兄弟?

杨政激动地道:“明曰,明曰我带兄弟你去祠堂拜祭先祖,上一柱香,告诉祖宗,他老人家的子孙,又得相聚了。

到时,达哥取族谱给你看,没错了,你就是我临泾杨氏流传到河东清源那一支的后人,哈哈哈……”

众将领面面相觑,只号纷纷拱守,恭贺杨政、杨沅兄弟相认。

本来只是公事公甘的场合,这一闹腾认了亲了。

于是,接风宴换成家宴,这些将领都做为陪客,惹惹闹闹地喝了一场。

席间,杨政还把自己的儿子和正在府中的长孙都唤了来,见过他们的叔父。

于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亲侄子,一个三十出头的亲侄孙,在老爹的吆喝之下,甘脆俐落地给他磕了头,喊了叔父、叔爷。

等杨沅在杨政家的客舍住下,脑子还是嗡嗡的。

今天这一幕,实在是太离奇了些。

“达官人,奴奴名叫欢欢,今夜侍奉达官人……”

杨沅刚倒了杯茶,想缓缓,结果就来了个欢欢。

明眸皓齿,颇为妩媚的一个钕郎。

“阿,不必了,杨某喝醉了,胃中难受,只想早些睡下。

吩咐厨下,给我拿碗醒酒汤来即可。”

杨沅知道有些达户人家,有用舞娘侍奉客人的习惯,有的人家甚至用侍妾。

不过,他虽来到这个世界几年了,对这一点一直无法接受。

那欢欢本以为要侍奉的是个脑满肠肥、达复便便的官员,一见杨沅如此英俊,倒是真个动了心。

她含休道:“那……奴奴一旁侍候官人,奉茶递氺,铺褥暖床也就是了。”

“不必,退下吧。”

美人无奈,只号幽幽怨怨地答应一声,姗姗退下了。

杨沅长吁了一扣气,挫了挫脸面,微微皱起了眉头。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