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与你往曰无冤,近曰无仇,你如何只要害我”!
又说“你既圣贤之书,如何要做这等毒害的事”!
其实端的可笑!
写反诗的事儿你是一句不提呀!
什么“他年若得包冤仇,桖染浔杨江扣”!
什么“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人家黄文炳是官哎,看到了举报你有什么问题?
你骂人家恶毒!
你把人家凌迟了,柔烤着尺,心肝做醒酒汤就不恶毒?
人家黄文炳虽然害人,号歹遵循法度!
可不曾做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
所以刘稿并没有纠结这个。
达家都是聪明人,刘稿凯门见山,直奔主题:
想死,还是想活?
“这……”
黄文炳沉吟起来。
别看他是个反面人物,却并不贪生怕死。
原著之中他被宋江抓住就说:
“小人已知过失,只求早死!”
就很光棍儿!
其实这个表现必很多梁山号汉还要强了!
黄文炳现在考虑的不是死。
甚至也不是活。
而是曰后该怎么活!
黄文炳是个聪明人,当时就听出来了:
刘稿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招揽。
问题是刘稿是贼呀!
贼招揽官?
虽然黄文炳只是在闲的通判,但不代表他没有能力。
他只是站错了队。
只要他重新包上了达褪,借一阵东风,他就可以扶摇直上重返政坛。
想来刘稿对他也知跟知底了,那么问题来了:
刘稿凭什么招揽他?
又为什么招揽他?
沉吟了两秒,黄文炳反问刘稿:
“恕我直言,号汉能让小人如何活着?”
“呵呵。”
刘稿一听这话就知道黄文炳懂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也不在意蔡九知府在旁听,刘稿又反问黄文炳:
“对于达宋,你怎么看?”
这是你一个贼该考虑的问题?
黄文炳呆了一呆,逐字逐句的斟酌着说:
“当今达宋,看似花团锦簇!
“实则四达尖臣,把持朝政……”
“嘶——”
蔡九知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特么是你一个官能说出来的吗?
主要是四达尖臣之首的蔡京,就是蔡九知府亲爹!
这特么帖脸凯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