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不做工具人 第246节(2 / 2)

“按照启国律法,苏逢春夫妻之间已达义绝的要求,下官也不好强行阻拦。”

曹知府转动手手上扳指,目光中饱含深意:“传义,我不妨将话说的更清楚些。那何柔背后有贵人相助,苏逢春也在替贵人办事,这贵人背景可比宁安郡主厉害多了。”

“这……单是换子之事也就罢了,但何柔还犯了杀人罪,这是如何也无法通融的。”

宋传义硬着头皮驳斥曹知府的话,已经提前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哀悼。

事到如今,他算是看明白了,今天这案子他不管怎么判,都免不了得罪人。如果苏逢春和何柔只是小错,他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但对方可是牵涉到了人命案中,让他如何姑息?

“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何柔身怀六甲临盆在即,不若等她生下孩子后再做处罚。”

“况且陛下仁慈,不愿枉造杀孽,人命案必须上报到刑部,再经大理寺复核。所以,在这件案子上越慎重越好,不必一味求快。”

面对曹知府的谆谆善诱,宋传义沉默半响后,艰难应到:“好,下官就暂且将秋茉之案挪后宣判。至于苏逢春、薛氏和离之事,先让地方族老进行调和,若两人无法达成一致再由府衙宣判。”

怕曹知府再反对,宋传义拱手到:“还望大人莫要为难下官,这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了。”

曹知府心中冷哼一声,暗道宋传义为人迂腐不知变通,一辈子都难升迁,却也知再逼迫下去只会适得其反。

左右只要今日先拖过去,随后他就将找个由头亲自审理此案,再从死牢里找个女囚替何柔脱身便是。 “那就暂时这样处理吧,宋知县,这为官之道,你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

曹知府说完话后背着手离开,宋传义扶正官帽,心中有些苦涩。

当初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时,他也曾发誓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等到入了官场,他才知做官没那么容易。

究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还是水至清则无鱼?他若还想替老百姓谋福,就不能不在某些时候让步。

难,难,难。

宋知县归位后,堂审再度开启,他扬声道:“苏逢春与薛婵娟已达义绝条件,但念在两人夫妻多年,又育有一子的情分上,先由地方调解,调解不成再由官衙督办。”

“至于苏柔买凶杀人一案——”

宋知县话尚未说完,府衙外突然传来通报声,还有响锣开道声。

“平河公主驾到!”

随着平河公主仪仗到来,围在府衙外面的百姓瞬间沸腾起来。

那可是公主!皇帝的女儿公主!

皇帝是天子,皇帝的女儿可就是天女。

在老百姓眼里,平河公主就跟钦差大人差不多,都代表着远在京城的真龙天子。

“草民拜见公主!”

“公主万福!”

“公主吉祥,公主千千岁!”

衙门外传来百姓山呼行礼的声音,公堂中众人脸色各有不同。曹知府瞬间阴了脸,何柔先是惊讶接着是嫉恨,苏逢春面上则浮现出忧色。

宁安郡主一扫阴霾,唇角弯起,眉眼全是笑意。母亲大人来了,她倒要看看,曹知府敢不敢在她娘亲面前以势压人。

宋知县后背一松,绕出公案到堂外亲迎公主大驾。

曹知府也坐不住了,他之前可没收到平河公主来扬州城的消息。这下糟了,一边是驸马,一边是公主,他夹在中间谁都不敢得罪。

平河公主在众人恭迎中进入公堂,抬手免去了宋知县和曹知府的行礼。

“呵呵,宋大人继续审案便是,我只是来旁听的。”

“娘,您这边坐。”

宁安郡主乖巧让出座位,站在平河公主身侧,调皮的冲顾辛夷眨了眨眼睛。

平河公主今日特地穿了凤袍,戴上了插满珠翠的玉冠,端坐时雍容华贵宛若神仙妃子一般。

她坐定之后,笑着问到:“不知今日的案子,审到什么程度了?”

宁安郡主抢答:“娘,您来晚了,知县大人已经审清楚了案子,就差结案了。何柔指使秋茉给薛夫人投毒在先,又为了嫁祸薛夫人,杀秋茉灭口。”

“十四年前的换子案,也水落石出了,苏逢春与外室联手,用奸生子换了嫡子,致使薛夫人这么多年来骨肉分离。”

“何柔屡次三番算计薛夫人,苏逢春还包庇纵容,您说该不该判他们义绝?”

这大概是魏宁一生中嘴皮子最利索的时候,连清河公主都惊讶,她那个印象中沉静婉约的女儿,怎么突然变得快人快语起来。 平河公主假装怪罪:“你这丫头,公堂之上岂有你说话的地方。”

话这样说,她转头便问:“宋大人,宁安说得话可都属实?”

“回禀公主,宁安郡主所言属实。”

平河公主点头:“若是如此,确实该判两人义绝。我初到扬州城,便听到大街小巷都在传,苏逢春宠妾灭妻背信弃义,罔顾岳丈一家的提携之恩。”

“如今证据确凿,宋大人还是及早宣判,好让百姓们知晓,多行不义必自毙,以此肃正风气。”

“尤其是人命案子,为了让死者安息,绝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犯妇何柔身怀六甲,可将其收押到监牢中,等其生完孩子再执行判决。”

何柔紧攥手帕,死死的盯着坐在高处的平河公主,听着她三言两语就决定了自己命运,心中很是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