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不做工具人 第74节(2 / 2)

近年来因为病痛,宣平老侯爷鲜少在人前露面,但他耳聪目明,一点都没老糊涂的迹象。

朱振忠望着和老妻有几分相像的外孙女,心中感慨万千。

这么多年过去,老妻坟前树都有几丈高了。儿子武功平平,没能继承他的衣钵上阵杀敌。四个孙子略好些,但也及不上他和老妻年轻的时候。

倒是这个性格柔婉的孙女,用起剑来,有几分他们夫妇年轻时的风采。

顾辛夷收剑入鞘,大步流星的走向老侯爷。

“外祖万福。”

离近了看,朱振忠更觉顾辛夷和老妻年轻时像,娴静时温婉似水,拿起武器英姿勃发。

他伸出手拍了拍顾辛夷脑袋,笑容分外慈祥:“好孩子,你可知做女将军,不仅要功夫好,还要精通兵法。”

老侯爷眼光毒辣,外孙女天生就是学武的料。她没跟武师学过功夫,仅凭看各种武功典籍,就能使出完整的鞭法和剑法。

只要好好培养,假以时日,外孙女一定能成为巾帼女将。 “回外祖,婉容晓得,我会勤练武艺,研读兵法,力争早日从军报效大平。”

顾辛夷的回答,让朱振忠喜不自禁。

朱涵诗向老侯爷行了一礼,扯扯顾辛夷的衣袖:“婉容妹妹,你已经和安王定下婚事,皇家怎么会准你从军。”

老侯爷闻言,神色有些黯然:“也对,容姐儿也到嫁人的年纪。秉武,秉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上还有很多像你们表妹这样的天才人物,你们将来若是从军,一定要慎之又慎。”

“孙儿省得。”

两人齐齐应话,神色有些羞愧。他们本以为自己资质算上等,今日见到表妹,才知何为天纵奇才。

只可惜表妹不是男子,又和安王定了亲,不然朝廷一定能多一员大将。

宣平侯府武将出身,对女子约束少,不像京城某家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那样迂腐。

老侯爷虽然惋惜,顾辛夷已经定下婚约,仍然将他征战多年搜集来的兵书及行军打战的心得经验手抄本,送了她一箱子。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叮嘱女儿,对顾辛夷不要太过严苛。

父亲的嘱咐,让朱素月有些茫然,他口中根骨绝佳,天生的练武苗子,说的真是她的女儿?

朱素月将门出门,教养女儿时,也想过教她有些拳脚功夫强身健体。

但丈夫不喜欢女儿家舞刀弄枪,她也不好忤逆夫君。

如今父亲亲自发话,朱素月依言将一大箱子兵书带回了家。

女儿马上就要出阁了,也就能再松快半年不到,朱素月也希望她能过的开心一些。

王府在她眼里就是龙潭虎穴,如果可以,朱素月情愿女儿嫁到家世清白简单的门第。凭着陆、朱两家的威势,足以照拂她一生平安。

朱素月委托兄长,代为调查庶女陆婉情近几个月的行踪,兄长爽快应下,她心中安定许多。

回府的路上,朱素月不忘教育顾辛夷:“婉容,你外祖父送你的兵书,娘替你带回府了。但你要记得,你嫁的人是当朝皇子是王爷。你嫁人后,一举一动都要细思量。若是一不小心卷入夺嫡之争中,我和你爹也——”

说到此处,她眼圈泛红,声音带着哽咽。

朱素月只生了一双儿女,不求他们大富大贵,只希望两个孩子能平平安安。

顾辛夷亲昵的靠在朱素月肩上,轻声说:“娘,您放心,女儿心中有成算。太子德才兼备,安王野心太过必然遭到反噬。女儿并不看好这门亲事,也许未来会生出什么变数呢。”

她提前给朱素月打预防针,避免真退婚时,她承受不了打击。

毕竟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圣上赐婚,如果不是哪方犯了大错,绝无更改的可能。

朱素月轻点顾辛夷眉心,幽幽叹气:“你这孩子,以前总喜欢把事藏心底,现在言行又过于大胆。娘亲愿意包容你,但在其他人面前,千万别说类似的话。”

拳拳慈母心,令人动容,顾辛夷终于明白,为何原主那么执着于守护自己的亲人。

原主爹虽然有些迂腐,但对子女十分爱护,原主娘对她和弟弟更是爱若珍宝,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

回到陆府,顾辛夷看兵书的同时,不忘抽出空来,默写出《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前三十章回。然后将署上原作者名字的书稿,送到京城三家不同的书肆掌柜手中,并陈述这才是原稿,玉楼生的《红楼梦》和《西游记》只是抄袭之作。

她还在信中说明,书稿一共送了三家书肆,后续书稿将视他们的推广进度赠送。一式三份,总有一家愿意刊登正版,顾辛夷可以根据后续反馈,选下最终合作对象。

顾辛夷没打算从中获利,她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原本的名著,不被陆婉情粗略的抄袭之作荼毒。

流传青史的四大名著,硬是被陆婉情改成打发时间的二流话本,书中剧情文字经不起人琢磨推敲,也就能赚个新鲜钱。 为了增加可信度,顾辛夷根据大平国的历史,简略写了两位作者的人生履历。

魔改后的抄袭之作,跟原本相比,就像萤火与皓月。

三家收到《红楼梦》和《西游记》前三十章回的书商,看的如痴如醉拍案叫绝。

最近两个月桃源书肆推出的同名话本,在京城中大火,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开始改说这两本书。

原版和抄袭之作差距太大,就是闭着眼,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玉楼生的著作才是原版。

有竞争力就有动力,三个书商以最快速度刊印收到的书稿,不出半月,便正式推出正版《红楼梦》和《西游记》。

现代社会出版物版权保护都是件艰难的事,更逞论古代。

文人被盗了苦心撰写多年的稿件,想证明稿件出自自己之手都难。

也正因如此,明事理的文人都非常痛恨文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