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是同为天涯沦落人啊!陛下见我是宗王出身,便处处防备,如今更是让我给一个杂牌将军做监军,分明是在羞辱我!”
说完,淮南王看向王生,说道:“广元侯出身寒庶,虽然受到陛下重用,但毕竟出身再低,加之陛下害怕你功高震主,是故现在也在处处打压你,让你做一个孤臣,若是没有陛下点头,恐怕你都不敢到我府上来,只得去醉霄楼宴饮,你我是同病相怜啊!”
同病相怜?
我可与你不同病相怜。 不去你府上,只是不想和你深交而已。
现在和你们这些宗王搞在一起,肯定是没什么好事的。
“大王慎言,此地乃是太极殿。”
淮南王叹了一口气。
“也罢,也罢。”
说完,颇为萧瑟的离去了。
看他的背影,已经有暮年之色。
但淮南王的年纪,其实正处在青壮年。
王生只能说淮南王最好是心里放平一点,毕竟现在的这个皇帝,可不是前朝的白痴皇帝,也不是晋武帝那种很好说话的人。
南阳王的死,想必已经让这些宗王们明白了,皇帝的心中,并没有多少血脉之情。
他的心里只有皇权。
只有他的帝王心术。
若是想不通...
淮南王的下场恐怕是堪忧的。
王生从太极殿走向显阳殿,心中却是在不断的思索。
今日的朝会,他的目的可以说是全部都达成了。
但皇帝的做法,有些是他预料到的,有些,却是他没想到的。
不知道是皇帝心血来潮,还是早有谋划?
比起去年的皇帝,现在的皇帝司马遹无疑是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的。
起码在权术上是这样的。
朝会上发生的事情,无疑是政治的延伸。
皇帝提拔张弘张光,是为了掌控军方势力,同时削减王生在军队的影响力。
让琅琊王氏的王敦担任都督各州军事的职位,是为了安抚琅琊王氏。
毕竟...
王敦也是主帅之位的有力争夺者。
至于宗王...
是皇帝防备的对象,现在看起来,宗王打得实力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了,但在皇帝眼中,这一切不过只是暂时的罢了。
就像是琅琊王氏拥有的权势一般,只是暂时的。
因为现在他需要用到琅琊王氏,是故琅琊王氏有存在的必要,甚至还要补偿琅琊王氏。
等琅琊王氏没用了。 对于维护朝廷稳定来说,这一套帝王之术倒是有点作用的。
但...
毫无疑问的是,皇帝司马遹的这种帝王之术也让他渐渐的失去人性,消磨了属于他的势力。
听起来好像很不可思议。
皇帝去年掌控朝堂,今年要掌控军方,之后掌控世家,地方。
怎么看,皇帝的权力都变大了,怎么可能变小了呢?
区别是...
宗王势力削弱,世家势力削弱。
那谁增强了?
皇权。
或许是如此,然而皇权也是需要有人干活的。
皇帝的帝王之术,平衡之术,琅琊王氏、广元侯、宗王,各地的世家...
为了维护平衡,这几个利益集团都要打击的。
这就注定皇帝身边并没有完全的亲信。
你掌控了天下,却没有彻底的掌控天下。
皇帝只是一个人,他的命令需要有人去执行。
为维护他的平衡之术,皇帝得罪的人太多了。
其中得罪得最多的,便是给他执行命令的人。
在这个时代,世家的影响力,根本无法消弭。
就像是封建时代不可以直接走向民主,想要让西晋回到西汉,甚至想要获得后世明清一般的皇权。
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没有这个土壤。
皇权是增强了,但却只是强在一时罢了。
后世,隋炀帝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
现在的皇帝不懂,或许...
他现在正在做他的明君梦的。
千古一帝。
或许是吧。
....
大朝会之后,朝堂的局势马上发生变化。 在大朝会之中,广元侯的权势像是受到了损伤,军队中两个部将全部反水,以至于广元侯府的访客都少了不少,不少首鼠两端的人,直接离王生而去。
相反的,张弘张光两人的将军府中,却是宾客不断,不少勋贵都送上好处,期许他们将自家子弟送入军中,以在征讨益州中镀镀金,谋取军功。
毕竟...
整个天下都认为,收复益州,不过是轻而易举而已。
李雄是什么人?
异族人罢了。
之前是我们汉人内斗,没有精力去收拾他们。
现在腾出手来了,肯定是轻轻松松就击败了。
其实不难理解这些百姓的心思。
毕竟现在还没有发生五胡乱华的事情,汉人的精锐军队并没有因为内耗而消耗殆尽。
换在乱世的三国,盘踞一地的军阀都能将外族人钓起来大。
自汉武帝之后,汉人的自信,其实已经确立起来了。
一汉当五胡!
这便是汉人们的自信!
然而...
在广元侯府的王生心中却不那么认为。
李雄是异族人不错。
然而后世成汉能够立国,并且维持数十年,等到李雄的后代才亡国,可以说明,这李雄并非是无能之辈。
换在去年皇帝没有搞出那些事情,或许真是如此。
但...
去年加上前几日大朝会的操作,此番前去征伐益州,注定不会顺利了。
对于王生来说,他能做的,便是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