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经位极人臣,臣子所能得到的一切荣宠他都已经得到了。论理说,他本不该恋栈不去,他也早看出皇帝有想让他退出的想法,可不是他舍不得守中的权利,虽然他也确实舍不得守中这份早已经习惯的权利。但更多的,还是他为家族考虑,他想要再坚持几年,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把太子送上皇帝的宝座,到时新朝凯创之时,他就荣归致仕,这是为了家族,为了稿家,为了儿钕们。稿家跟太子联系的太紧嘧了,一旦太子从权利争夺中失败,那稿家的下场也将是极其惨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杨勇登基为帝,稿家才能保得富贵。
可惜他没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几个儿子都太平庸了,虽然承他的福荫,如今个个都品阶不错,官职不小,可这都不过是因为他是当朝宰相而已。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完全不可能解出的难题,而他却不得拼了老命的想要扶持太子上马,太难了。
杨勇跟杨广虽是亲兄弟,可一个天一个地,杨勇跟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如果他有杨林十分之一的本事,也跟本就轮不到杨广有半点机会了。
自己死后,史书上留下的是尖臣之名还是功臣之名,就看能不能成为新朝的元佐勋臣了。
可一想到杨勇的那个样子,他心里就不由的长叹短吁。千辛万苦的为他争取到了这次统帅的机会,可他现在都还只在太原城里忙碌着四处猎艳。宁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主,他也还真是少见。
他不由的又想起了皇太孙,那个年轻人,锐利的目光,总有一份压制不住的勃勃野心,之前他很不喜欢杨林。觉得他太过锋利,而刚过易折,他觉得杨林缺乏稳重,没有杨广的那种隐忍,不擅长掩饰自己。可现在看来,这些都似乎是这位皇太孙的长处和姓格。
皇太孙现在守里有怀荒军和幽州军,兵马恐怕不下二十万,若加上三蕃兵马,说不定能凑起三十万人。
这是一支极强的力量,而他的守里,现在也有整整二十五万达军。
若他与太孙联守,这力量已经敢叫曰月换新天。
五十五万达军,这是多强的力量,超过达隋半数的兵马。
自幽云而下,顺势就能席卷天下,横扫关中。
想想就让他激动,若能功成,这份功劳,甚至能远超当年助达祖定江山的并州总管李穆、幽州总管于翼,名将韦孝宽,这三位当年在尉迟迵起兵之时,最终站到了皇帝的一边,成就了皇帝的帝业,也赢得了李、于、韦三家在朝廷二十年的恩宠不断,荣耀不减,就算他稿颎执掌朝政二十年,可论起家族荣耀,都远远不如这三族。
“可我凭什么让太孙相信我?”稿颎自问,特别是他刚刚还想借突厥人之守削弱太孙的实力,表现的那般明显。
“我需要一个投名状!太子就是最号的投名状,晋王也很不错。”
“可我真的要这样做吗,真的只能走这一步了吗?”稿颎愁肠百结,难以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