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到了这里,基本上也就算是到了结束。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到此也就没有后续了,若是陛下不念及旧情,怕就不是只罢免吏部尚书这么简单的事了。
同时,得到了答案的众人,也在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
以后别什么事动不动的就去替人求情,特别是这种触碰到底线的事情。
侯君集若是犯了别的事情,那么大家拼着危险也会求个情,可他是要带乱军队风气的。 虽然正式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内阁会议已经通过的提案,提前过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房玄龄已经离开了这里。
进入吏部之后,在两位吏部侍郎的介绍下,逐一的跟这里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算是稍稍的熟悉了下。
想象之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见完面之后,萧瑀便让众官员散去,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而他自己,则是让人调来了吏部近一年以来的工作日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从头看了一遍。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日早中晚,萧瑀都会去尚书省一趟,处理一些必要的公务问题,若是有急事,也会有尚书省的官员拿着文件跑去吏部找他解决。
除此之外的所有时间,萧瑀都会待在吏部。
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他很少在吏部走动,更没有动不动就去召集各部门的官员开会什么的。
就连例会,也是由两个侍郎负责主持。
日子过的太清闲了,皇帝仅仅只是一句话,萧瑀的生活便彻底的改变了。
现如今,从不加班的萧瑀,也不得不跟着众多的同僚一起加班,不过人家加班是处理公务,他加班则是看资料。
吏部官员的个人资料,工作日志等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新来的,在官场中名声‘并不好’的萧瑀没打算大动干戈,也没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萧瑀却出人意料的,在上任一个月后烧起了第一把火。
朝廷改制后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官员不再是铁饭碗,只要能力不足,就有被清退的可能性。
现在不是后世,古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虽然清退一名官员并不容易,所需要经过的流程也很复杂,先是需要部门的负责人写一份报告,然后由提起人写一份报告,交由吏部尚书审核签字,并写上自己的意见,观察结果,走完这些以后,在呈交皇上,如果皇上也签字表示同意,那么就只能说再见了。
再见不是内退,这时候还没退休那么一说,更没有买断工龄之类的,真的是一分钱的补偿也拿不到,直接就这么走人的。
当然,流程虽在,但在改制过后,真正被清退走人的是一个也没有,最终全部被皇帝给打了回来,但是这些人留在原部门也同样一个没有,全部被调往了别的地方,算是勉强给了口饭吃,如果表现依旧如此,那就只能再见了。
萧瑀直接在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工作调整,将一些不如意的,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调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讲那些自己认为实力不行,或者有明显缺陷的,调到了其他的位置,虽然没有进行清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被调离的人,如果依旧如此的话,这次怕是要真的倒霉了。